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

二十多年前,如果你买了一辆国产车,打开引擎盖,十有八九会看到一个熟悉的标志——三菱。

那时候,国产车的心脏几乎都是三菱发动机,它就像国产汽车的“奶妈”,喂饱了大半个中国汽车行业。

然而,就在最近,三菱彻底关掉了在中国的发动机业务,正式宣告退出中国市场。

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有驾

这意味着,那个曾经靠三菱发动机支撑的国产车时代,彻底翻篇了。

三菱的退出,早有预兆

其实,三菱的离开并不是突然的决定。

早在几年前,它就开始逐步收缩在中国的业务。

2019年,三菱卖掉了东安动力的股份,退出了这家发动机合资公司。

今年7月,沈阳航天三菱也正式改名,去掉了“三菱”二字,变成了“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三菱彻底从中国的发动机市场抽身。

为什么三菱要走?

原因很简单——不赚钱了。

数据显示,2024年沈阳航天三菱亏损了6000多万,今年一季度又亏了2000多万。

长期亏损,再加上国产发动机技术越来越强,三菱的发动机已经不再是“香饽饽”了。

三菱的黄金时代:国产车的“奶妈”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的中国汽车工业还很稚嫩,国产车连像样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

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有驾

欧美日的大车企要么封锁技术,要么不愿意卖发动机给中国。

就在这个时候,三菱站了出来。

1997年和1998年,三菱在中国成立了两家发动机合资公司——沈阳航天三菱和东安三菱(后来改名为东安动力)。

这两家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几乎供应了当时90%以上的国产车。

长城、比亚迪、奇瑞、吉利、江淮……你能想到的国产车品牌,几乎都用过三菱的发动机。

那时候,国产车厂商只要买一台三菱发动机,再套个自己的壳子,就能造出一辆车。

消费者买车时,打开引擎盖一看,心里还会觉得踏实:“好歹是三菱的发动机,质量应该不差。”这种依赖,让三菱在中国汽车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它成了国产车发展的“幕后功臣”。

从整车到发动机,三菱全面败退

发动机业务的退出,只是三菱在中国市场溃败的最后一环。

其实,它的整车业务早就撑不住了。

1995年,三菱和东南汽车合资,靠着三菱的技术,东南汽车一度卖得不错。

但2012年后,三菱把重心转向广汽三菱,东南汽车逐渐被冷落,最终在2021年被三菱彻底抛弃。

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有驾

广汽三菱曾经也有过高光时刻,2018年销量达到14.4万辆,欧蓝德、帕杰罗等车型一度是SUV市场的热门选择。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产SUV的崛起,广汽三菱的销量开始断崖式下滑。

2023年,三菱宣布退出广汽三菱,这家合资公司彻底变成了广汽的独资企业。

为什么三菱在中国混不下去了?

有人说,三菱不行了。

其实不是,它在印度、东南亚市场依然活得不错。

问题出在中国市场的变化上。

1. 国产发动机崛起,不再依赖三菱

十年前,国产车还在用三菱发动机;十年后,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都研发出了自己的发动机,甚至比三菱的更先进、更省油。

消费者买车时,已经不再关心“是不是三菱发动机”了,而是更在意“是不是国产自主研发”。

2. 新能源时代,三菱没跟上节奏

这几年,电动车、混动车成了市场主流,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等品牌迅速崛起。

而三菱呢?

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有驾

它在电动化上的动作太慢了,直到2023年才推出几款不温不火的电动车,根本打不过国产新能源品牌。

3. 消费者变了,三菱却没变

现在的消费者买车,不仅要看品牌,还要看配置、智能化、性价比。

三菱的车呢?

内饰老旧、车机落后、配置寒酸,价格还不便宜。

相比之下,国产车不仅配置高,价格还更实惠,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日本车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

三菱的退出,不仅仅是它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缩影。

铃木早在2018年就退出中国,马自达、斯巴鲁现在也是半死不活。

丰田、本田、日产虽然还在坚持,但销量已经大不如前。

2023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跌破20%,创下十年新低。

为什么日系车不行了?原因很简单——中国车变强了。

国产车之父告别中国!日系车辉煌时代落幕,时代真的变了-有驾

十年前,消费者买日系车,图的是省油、耐用、保值。

但现在,国产车不仅油耗更低,配置更高,智能化更强,价格还更便宜。

日系车引以为傲的“可靠性”,在国产车面前已经不再是绝对优势。

买车人的小心思:品牌信仰 vs 现实需求

很多老一辈的消费者,对日系车还是有感情的。

他们觉得“丰田开不坏”“本田发动机牛”,甚至愿意多花几万块钱买个日系车。

但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更看重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机流畅度,而这些恰恰是日系车的短板。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买车时不再盲目迷信品牌,而是更看重实际体验。

日系车如果还是抱着“耐用省油”的老本不放,不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未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写在最后:国产车的时代来了

三菱的退出,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国产车的真正崛起。

从依赖外国技术,到自主研发;从模仿别人,到引领市场;从低端廉价,到高端智能——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

如今,国产车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

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等品牌,已经在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地站稳脚跟。

未来,中国车或许会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新标杆。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竞争越激烈,车企就越要拿出真本事,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买车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