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上市,智能配置下放,鸿蒙联手降价门槛

最近的鸿蒙智行发布会着实让人有点眼前一亮,尤其是这个“最便宜”的尚界H5出来那一刻,直接把智能辅助驾驶的门槛给拉到了20万以内。我忍不住多问一句: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普及者?以前我们总觉得顶级智能驾驶只有豪车才配,可如今,鸿蒙智行把自家最核心的智能技术塞进了一个不到16万起步的SUV里,是不是预示着一个新的汽车时代要来了?

咱们先别着急下结论,扒一扒这车,尚界H5是上汽和华为联手搞出来的第一个孩子。此前华为已经跟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这些厂子有了合作,边造边卖,从问界到享界、尊界,啥样的用户都安排上了。这次一口气亮了三个新车型,价位跨越15万到50万多,你预算多少都能挑到东西。可最重磅的,大伙讨论最多的,就是这台15.98万起的尚界H5。原来智能辅助驾驶,激光雷达这些“油腻的黑科技”,不光是50万+的用户福利,15万档也能拥有姓名了。

问题来了,咱买车到底图啥?有些人说,车就是个工具,有本事能带我出门、跑得快、装得多就是好车。但也有不少人坚决站智能化那边,有点像买手机,买回去如果不能刷视频、打卡、玩游戏、下棋都不便利,谁还用它呢?而现在,尚界H5直接把华为顶配的乾崑智驾ADS 4塞进去,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座舱还给你配齐了鸿蒙系统、3D人脸识别、手表控车、星闪车钥匙……哎呀,这一通操作下来,哪还有啥智能平权不平权的问题?直接一刀切进20万以内,把比亚迪宋PLUS、深蓝S07、小鹏G6这些同价位对手甩了一大道。

有个很值得琢磨的事儿:智能化到底是不是未来买车的核心刚需?看这一波操作,上汽和华为其实给了答案。他们把智能、舒适、安全全都拉满,续航版纯电能搞655公里,增程版能跑1360公里。后排空间腿能伸一米,储物箱能塞一堆杂物,安全配置还给你安排最顶级。说白了,这就是在告诉消费者:“你要的我都能给,别人没有的我也给。”咱们都吆喝过“既要又要还要”,现在厂家真的做到了,你还挑啥?

其实汽车圈这几年,打价格战的比比皆是,但像尚界H5这样砸钱玩智能化,定价又杀得亲民的,多半还是行业的一股清流。贾健旭说,这车上市后小订就破了16万台,其中顶配版占了75%。这说明啥?大家其实真的看中智能和舒适,不像过去一样死磕动力或者颜值了。车变成了移动智能终端,谁能学手机抢先一步,谁就有流量,流量带来销量,销量就是胜负关键。

大家也有疑问,这玩意儿为啥还能卖这么便宜?其实道理很简单。鸿蒙智行已经卖出将近百万台车,成本自然被摊薄,这种量级能把硬件价格打下来。再加上大厂上汽有70年造车经验,像做菜一样,调配原材料成本很能玩儿,底子厚能给尚界H5兜底。你要是没这家底,没这个体量,谁敢在20万以下卖激光雷达加高级智驾?但问题又来了:便宜好用真的能创造“爆款”吗?这事儿只有时间能验证,不过前期订单已经说明不少问题了。

再往深里钻,上汽为什么愿意冒这个险和华为合伙做智能车?还不是压力大!老牌合资品牌日子不太好过了,特别是电动车转型慢,销量一直萎着。大众系列都快被拖累成包袱了,电动化市占率太低。所以自主品牌上的突破成了关键,这几年上汽自主和新能源增长都挺猛,证明路子是对的。上汽之前被比亚迪反超,丢了销量冠军,本来就憋着一口气,现在嗷嗷等着尚界H5出个新成绩,提升士气、稳住阵脚。

其实看完这些,我心里泛起一个问题:中国的新造车到底应该走什么路?智能化这么火,传统车企还有翻身机会吗?有人说,互联网巨头下场做车是搅局者,更有人唱衰华为造车,觉得智能化就是噱头,安全性、耐用性不一定能跟老品牌比。我觉得,这还是老观念。造车这事儿本来就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最核心的是用户心态变了。

以前大家买车就跟买豆腐,一块钱一块,口感差不多,能吃饱就行;如今变成买手机,要的是生态系统,要的是附加服务,要的是人车生活一体化。尤其是智能技术普及到15万档次,年轻人或者普通家庭不必再为高配智能流口水,手一伸就能买单,这才是智能化的最大魅力。智能的车不仅是硬件拼装好,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谁能抢先搞定用户体验,谁才是真正王者。

尚界H5上市,智能配置下放,鸿蒙联手降价门槛-有驾
尚界H5上市,智能配置下放,鸿蒙联手降价门槛-有驾
尚界H5上市,智能配置下放,鸿蒙联手降价门槛-有驾

但我也不瞎吹,仍有不少隐忧。智能驾驶、自动泊车这些新功能,真能做到无缝体验吗?未来城市交通是不是就靠这些机器人来管理?系统出错怎么办?安全性谁来兜底?用户买新车,肯定还要磨合,看它到底好不好用,别是个“噱头车”而不是“实用车”。现在智能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千万不要被这股潮流冲昏了头脑。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市场多元化。鸿蒙智行这招组合拳下来,把整个10万到100万的价位横着都覆盖了,你有钱有闲能挑M9、M8、尊界S800这种旗舰车;预算有限、要照顾家庭就挑尚界H5。让更多人都能感受到智能汽车的魅力,降低门槛,本质上也是对传统汽车市场的一次冲击。加上华为技术加持,上汽渠道资源,这个“化学反应”能不能持续?短期内看销量,长期还得看用户口碑。

总之,现在造车已经不是过去造个皮实壳子拉人送货那么简单了。谁能把智驾做进老百姓的车里,把舒适和智能同时送到家门口,谁就是“破局者”。尚界H5一出台,等于给汽车圈又上一课:技术并不是只有有钱人买得起,而是通过大规模合作和产业链整合,把体验下放到每一个普通用户。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厂家跟进,智能化革命肯定还在路上。

最后留个思考:你现在买车,真的是还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动力参数、马力还是智能配置?你是愿意为激光雷达、无麦K歌、手表控车买单,还是继续坚守传统汽车的机械美感呢?无论如何,这一场“智能辅助驾驶价格战”已经打响,谁能赢得普通家庭的钱包,谁就有资格定义中国车的新未来。说到底,不管是哪家厂,羊毛最终都会出在羊身上。你愿意为智能买单吗?智能值多少钱?几万块还是一顿盒饭?假如15万就能体验最新科技,你会心动吗?这才是汽车市场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

未来,汽车必然会成为你的另一部手机,或者第二个小家。尚界H5这步棋落下,车企们谁是后手,谁是真正玩家,一年后见分晓。反正智能技术的门槛,大门已经敞开,谁能把普通人的需求照顾得舒舒服服,那才是“破局者”该有的样子。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