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

凌晨3点,车间内的日光灯依旧明晃。几辆刚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列队而立——其中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刚下完工序,还带着新漆晕味”。技师们凑上来,讨论最新的召回通告:今天,这个车型刚刚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理由直截了当——安全风险,必须召回。上头发来的文件一张,盖着红章,数字严谨,“S2025M0149I”,像门外无人夜街的摄像头,把一切都记录成条目。

如果你是当班工人,这一刻脑子里会闪过什么?

——会觉得担忧?焦虑加工资缩水?还是和厂友嘀咕,网上是不是已经有人吵起来了?

总有人喜欢“阴谋论”,更有人喜欢道德洗地。网络世界的安全感,是靠流量和评论堆积起来的。小米本次召回,搅动的舆论池和现实里的焊缝一样——肉眼能见,触手却难及真实温度。小米主动营销召回,这到底是不是责任感?问题往往不像小米发布会里的宣发词那样“有请雷总”,而是召回公文上的冷冷编号。

说到中国汽车召回体系,得动点历史。今年2月,这套矩阵才出炉,规矩比以往都细。每一起召回,日志化、编号化、责任人明晰。不分你是“自首积极分子”还是“拖到最后才吭哧一声”的老赖车企,都得按章来报。主动召回和被动召回,在编号上一目了然——尾字母“V”是自觉坦白,“I”是被拉去谈话后认怂备案,至于“O”?还没人胆量大到这个地步。

可惜,大众对这些字母的敏感度,比对自家遥控钥匙的反应还低。最近朋友圈、贴吧里,都有人替小米喊冤:“不是都召回嘛,凭啥说我们态度最差?”又或者,还有一种集体的安慰剂:“小米可是主动召回的,负责任可以了。”

现实呢?再简单不过,本次小米召回的两个编号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I”眼花缭乱地亮在公示栏上。I是什么意思?不是“Intelligent”,而是“Investigated”(被查实备案)。这说明什么?说明小米不是自觉坦白 sorun(自首)自救,而是等市场监管部门掌握完整证据链,才姗姗来迟地交代问题。

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反复抠字眼吗?我承认,职业病犯了。可这个编号背后的意义,比你朋友圈里那点口水战更扎实——这叫“证据链”。被推着走的企业和主动步入局的企业,在业界是两码事。主动召回的企业,是“刚闻到风声就自首”;等到尾字母变成“I”的企业,是“人赃俱获才认错”。你揣摩“责任心”三个字,觉得和哪个更像?

为什么偏偏小米成了众矢之的?不是波哥专挑软柿子,而是统计数据在发言。2025年以来的所有汽车召回,仅有7个编号以“I”结尾,其中小米高调占俩,另外5个属于捷豹路虎。斯巴鲁、丰田等企业的召回,编号乖巧地以“V”收尾。主动与被动,从数字到脸色,都各就各位。你家孩子考试满分和补考60,虽然都是过关,但过程和姿态能一样吗?

互联网有自己独特的催眠逻辑:只要你高喊“良心企业”,一群自来水和水军混编而成的键盘骑士会替你填补所有逻辑漏洞。你说“别人也召回”,但调出数据一比,小米堪称“最后被拉去认错的那批同学”。波哥那句“企业召回道德下限”,不是在骂街,是在描述一个事实:在国家召回流程下,I尾编号的企业,是不得不低头——不是自发念经。

当然,米粉的自信和网友们的盲从很有意思。企业公关常年打着情怀、创新的旗号,把“召回”变成了顺水推舟的营销。用户群体的免疫力倒退得也快,似乎只关注品牌自己的话术,甚至帮着补全企业没补齐的责任感。小米本次召回的姿态,不是主动勇敢——而是不得不合作,这一点专业视角很清晰。对比起来,人家斯巴鲁、丰田一样被点名,耐下心看看编号,人家的尾字母都是V。

有趣的是,“O”这种强制召回编号,历史上到今天为止还没人喜提。不然就得出圈成“教科书级翻车”,反正也不会有哪个公关敢沾上点自豪。

再说一次,不“开BUFF”地看数据——2025年汽车领域42个召回编号,7个I,其中2个小米。当你质问“别人也有,凭什么怼小米”时,不妨想想比例和身份。调查曝出的,不仅仅是车的问题,也是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问题。把召回营销成“企业良心”,其实在弱化行业真正该有的责任底线。谁家闹肚子,谁先主动承认、谁被查出来最后不得不认,都是好歹能说清的事。

但话又说回来,汽车企业千姿百态。小米至少还属于你能在公众平台把意见公开甩过去的公司,这在国产品牌里已经算是“合规守序”选手。像某些品牌,出事了倒打一耙、封杀异见,波哥提名字都得小心翼翼。与“极坏”相比,小米只是“不够好”。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时代是进步了,为什么消费者对待“召回”的阈值没跟上节奏?究竟是品牌给了太多幻觉,还是信息透明掩盖了理性?每个字母编号背后,都是一把双刃剑。你觉得被监管揪出来才召回,叫负责任吗?你觉得道歉和营销可以混为一谈吗?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反正,这块车间里的夜班时钟,会持续转下去。下一个尾字母是“I”的编号出现的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收割一次粉丝“真心”?还是说,所有的人都愿意被道德最低标准感动一次又一次——直到习惯了为企业洗地,也把对安全的底线一起稀释掉。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问题留给大家:一个企业,等到被查实逼着召回,你愿意称它为“良心企业”吗?还是说,我们已经适应了把责任当营销、把最低标准当作伟光正?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小米SU7被监管要求召回,编号带I,网友讨论责任感-有驾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