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一个车市里挺有意思的现象。
按理说,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一个产品要是在网上被大家伙儿说不好,那销量肯定得受影响。
可偏偏就有个例外,那就是奔驰。
你随便打开个汽车论坛或者短视频,底下评论区里批评奔驰的声音那是一浪高过一浪,不是说它配置给得小气,就是说它的一些车型减配减得不像话,还有人吐槽它的车机系统反应慢,体验不好。
可你再反过头来看每个月公布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就会发现一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情况:奔驰E级,就是那个被很多人吐槽的车型,上个月又稳稳当当卖出了一万三千多台。
这个数字放在整个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里,那也是妥妥的第一梯队。
这就奇怪了,一边是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一边是现实中红红火火的销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买车的那些老板们都不上网看评论吗?
其实这背后的道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挺复杂的,咱们今天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花四五十万甚至更多的钱去买一辆奔驰E级的人,他们到底是在为什么掏钱?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代步工具,那市面上比它便宜、比它配置高、比它省油省电的车那可太多了。
所以说,买奔驰E级,买的绝对不只是一辆车那么简单。
在咱们国家,尤其是在很多传统行业和生意圈子里,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一张无声的名片。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做工程的、做贸易的或者做实体生意的人,去和一个新的合作伙伴见面谈项目,他开一辆奔驰E级过去,和开一辆其他品牌的车过去,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个闪闪发光的三叉星徽标志,在很多人心里,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教育,已经和“实力”、“成功”、“靠谱”这些词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它能帮你省去很多自我介绍和证明实力的口舌,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方的信任感。
这种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是那些写在配置单上的参数,比如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快了零点几秒,或者中控屏幕大了几英寸,所完全无法衡量的。
奔驰一百多年的造车历史,“汽车发明者”这个响亮的头衔,已经给它筑起了一道非常高的品牌护城河,这种根植在几代人脑海里的品牌认知,就是它销量稳定的最大底气。
其次,咱们国家市场太大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
在一线大城市里,很多年轻人可能非常看重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比如自动驾驶好不好用,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车机系统能不能像手机一样流畅。
在他们眼里,这些科技配置是衡量一辆车好坏的重要标准。
但是,咱们也必须看到,在更广阔的二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多的县城乡镇,还有大量的中年消费者,他们买车的想法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对他们来说,买一辆车,最看重的是什么?
第一,品牌要响亮,开出去有面子,能在亲戚朋友面前抬得起头;第二,质量要稳定可靠,别三天两头出小毛病,用着省心;第三,乘坐要舒适,空间要大,毕竟很多时候车是给一家人坐的。
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科技,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关心,甚至觉得没必要。
而奔驰E级这款车,可以说就是精准地切中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
它的外观设计大气稳重,内饰氛围营造得也足够豪华,开出去谁都认识这是“大奔”,这就满足了“面子”的需求。
同时,作为一款燃油车,它的技术非常成熟,三大件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检验,可靠性也有保障。
所以,尽管网上有再多的批评声音,但对于那些真正掏钱的目标客户来说,这些批评可能根本就没戳到他们的痛点上。
他们要的就是一个稳妥、体面、舒适的选择,而奔驰恰好就是这个选择。
但是,话又说回来,靠着品牌光环和满足传统需求的这套打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还能一直奏效吗?
我看悬。
因为时代真的变了,尤其是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你看现在市场上卖得火的那些国产高端新能源车,比如理想、蔚来、问界这些品牌,它们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定义什么是“豪华”。
它们不跟你讲什么品牌历史,也不跟你谈什么虚无缥缈的身份象征,而是直接把实实在在的、顶级的体验给到你。
你想想,在三十多万、四十多万的国产车上,你可以拥有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的全车座椅,可以拥有让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的娱乐屏,可以拥有一个随时能拿出冰镇饮料的车载冰箱,还有比手机反应还快的智能车机系统。
这些东西,在同价位的奔驰E级上,很多都是没有的,或者需要你花大价钱去选装。
这种产品力上的“降维打击”,正在悄悄地改变很多人的消费观念。
以前大家觉得,豪华就是那个车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豪华是实实在在的舒适享受和科技体验。
更关键的是,这些国产新势力品牌的目标客户,恰恰就是以前那些会选择奔驰、宝马、奥迪的中高收入群体。
它们正在用更强的产品力,去争夺BBA最核心的客户。
当一个开惯了奔驰E级的老板,坐进朋友的理想L9,体验到那种堪比飞机头等舱的舒适和便利之后,他下次换车的时候,心里难道不会犯嘀咕吗?
所谓的品牌忠诚度,在绝对的产品力优势面前,其实是很脆弱的。
这就好比当年诺基亚手机,它的品牌多响亮,质量多好,但当苹果带着智能手机出现时,它不是做得不够好,而是整个赛道都变了,它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现在汽车市场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变革,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奔驰虽然现在还能依靠燃油车时代的巨大优势稳住阵脚,但如果它在新能源产品上拿不出真正有诚意、有竞争力的东西,不能真正读懂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那它的品牌光环迟早会被一点点消耗殆尽。
毕竟,消费者的选择才是最真实的投票,当有更好、更值的选择出现时,情怀和面子最终都要给实实在在的体验让路。
中国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外国品牌随便出个车就不愁卖的时代了,如今的竞争,是技术、是设计、是服务、是全方位的比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