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选轿车时,总会有这样的顾虑:日常通勤、市区代步很方便,但要是遇到陡坡、湿滑路面这类复杂情况,会不会“力不从心”?毕竟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像50度这样的极限陡坡,只有硬派SUV才能轻松应对。不过前不久在南京一场特别的性能测试,却让不少人改变了这个想法——三款不同驱动形式的中大型轿车同台竞技,向50度的“保罗坡”发起挑战,而领克10EM-P的表现,彻底打破了“轿车难爬陡坡”的固有印象。
来自江苏泰州、南通的专业车手,分别驾驶奥迪A6L(四驱)、领克10EM-P(四驱)和凯迪拉克CT5(后驱)展开尝试。测试过程中,后驱的凯迪拉克CT5因为动力和抓地力跟不上,在坡道中间没能继续前进;而奥迪A6L和领克10EM-P则稳稳地爬到了坡顶。让人惊喜的是,领克10EM-P的售价还不到奥迪A6L的一半,却全系标配了eAWD智电四驱和EM-P智能电混系统,不仅展现出媲美豪华车型的旗舰性能,更让选轿车的车主,不用再为复杂路况发愁。
驱动配置:日常好开,特殊路况更安心
很多人买车时,可能只关注“开着顺不顺”,却忽略了驱动形式对特殊路况安全性的影响。这次50度陡坡挑战就很能说明问题——后驱车型在市区平坦道路上开着没问题,但遇到高坡度、湿滑路面或者砂石路这类低附着场景,四驱系统带来的稳定感和通过性,会让驾驶更有底气。
奥迪A6L的Quattro智能四驱是燃油车时代的标杆,可靠性早就经过了市场验证;而领克10EM-P的eAWD智电四驱,凭借新能源架构的优势,表现更灵活。它的响应速度能达到10ms,比传统机械式结构快很多,而且后桥的P4异步电机在不需要工作时能完全解耦,不会造成额外的动力损耗,既保证了性能,又兼顾了日常用车的经济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30万以内的混动中大型轿车里,领克10EM-P是唯一全系标配四驱的车型,对比奥迪A6L四驱版47.99万元的起售价,它让更多消费者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四驱系统带来的安全感。
动力系统:爬坡有劲,日常用车还省油
领克10EM-P能顺利征服50度陡坡,动力系统绝对是“核心功臣”。它搭载的EM-P智能电混系统,核心是一台热效率高达47.26%的1.5T Evo电混专用引擎,再搭配DHT Evo混动电驱,前桥的P1、P3电机和三挡变速箱配合默契,后桥P4电机还能根据实际路况随时介入,最终能输出390kW的综合功率和755N・m的综合扭矩,为爬坡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
爬坡最考验的就是低速时的扭矩输出,而电机的一大优势就是零转速就能爆发最大扭矩,让车辆在坡道起步时更有劲,不用担心“溜车”;三挡DHT变速箱还能避免换挡时的动力中断,爬坡过程更顺畅。而且这款车不只是爬坡厉害,日常开着也很省心:零百加速最快只要5.1秒,超车变道时反应迅速;CLTC亏电油耗却只有4.2L/100km,加一次油能跑很久,真正做到了“动力强还省油”,兼顾了驾驶乐趣和用车成本。
底盘操控:车身稳,细节处见用心
爬陡坡时,除了动力要够,车身稳不稳也很关键——要是底盘支撑不住,就算动力再强,驾驶时也会慌。领克10EM-P基于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悬架配置很实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能牢牢贴合地面,侧向支撑力充足,过弯或者爬坡时车身不容易晃动;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则能很好地平衡震动过滤和稳定性,坐在车里不会觉得颠簸。
更贴心的是它的液压可变阻尼悬架,能根据坡度变化和加速度实时调整阻尼力度,不管是爬陡坡还是走颠簸路,都能让车身保持稳定可控的姿态。而且领克在赛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也用到了这款车上——毕竟TCR赛事六年七冠的成绩不是偶然,这些技术沉淀让底盘调校既保留了运动感,又兼顾了稳定性。从83.2km/h的麋鹿测试成绩和35.5米的百零制动距离就能看出,就算遇到突发情况,这款车也能给车主足够的信心。
这场50度“保罗坡”挑战,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性能测试,更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车思路:选轿车,不用再在“舒适通勤”和“应对复杂路况”之间做取舍。奥迪A6L的机械四驱延续了豪华车型的稳定表现,但领克10EM-P则通过eAWD智电四驱、EM-P智能电混系统和赛道级底盘调校,把性能、稳定性和性价比完美结合。
作为30万内唯一全系标配四驱的混动中大型轿车,领克10EM-P让“高端性能”不再是高价专属,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拥有。不管是日常上下班堵车,还是周末带家人去郊外游玩,遇到复杂路况也不用慌。它的出现,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大型轿车的四驱价值,更给追求“全能出行”的车主,提供了一个不用纠结的优质选择,让选轿车的每一次出行,都更有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