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

你要是花几十万买辆新车,提车那天兴冲冲打开前备箱,里头躺着一张维修单,上面写着啥前杠换过、零件拆过,你啥心情?北京这位小米YU7的车主就碰上这档子事儿了,而且人家还是盲定顶配的首批用户,妥妥的老米粉一个。

7月14号那天,这哥们儿去提车,钱付完了,销售跟他说车还在升级软件,让他等着。从白天等到晚上七点,车才交到他手上。开回家路上,他琢磨着试试小米那套智能系统,就让小爱同学打开前备箱瞧瞧,结果这一打开,整个人都不好了。

备箱里头好端端躺着一张单子,拿出来一看,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车架号对得上,维修项目写得清清楚楚,还有人签字盖章,看着就挺正规。可这事儿正规就怪了啊,新车提回家,咋能有维修单呢?他仔细一瞅日期,7月14号开的单子,可这不就是他提车那天吗?

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有驾

再翻翻合格证,日期是7月11号。这就说不通了啊,车7月11号就出厂了,14号又拉回去换前杠、拆零件,销售当时还跟他说大伙儿提车都这么升级,现在看来根本不是升级,明摆着就是返工嘛。

这位车主也不是那种一碰事儿就炸毛的人,毕竟是老米粉了,对小米还挺有感情。他一开始没想着闹大,就想好好跟厂家聊聊,问问这到底咋回事儿。可小米那边呢,一直拖着不给准话。一会儿说给积分补偿,一会儿又改口说给现金,方案来回改,最后直接砍掉一半。更气人的是,双方约好时间谈事儿,到了那天愣是没人来,连个招呼都不打。

这哥们儿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在微博上@了一溜儿人——陈震、孙少军、雷军,还有小米汽车和工厂的官方账号。他就想问问,这事儿到底该咋办,总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吧?

事情闹到网上,马上就有人出来解释了。说这不叫维修单,应该叫返工单,汽车厂里确实有这么个流程。新车下线之前,质检发现哪儿有问题,就拉回车间重新修,修完再放出来,这在行业里头不算稀罕事儿。

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有驾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可问题是,别人家的车厂修完了要么把单子收走,要么直接用电子系统记录,不会留一张纸在车里让车主自己发现啊。小米这是咋回事儿?是不是管理还停留在老一套,连张纸都没换成系统?用户提车的时候看见这单子,心里能不发毛吗?

换位思考一下,你花了几十万买辆车,本来高高兴兴的,结果发现车还没到手就被拆过、修过,厂家还啥都不跟你说,你能乐意?这就跟你去饭馆吃饭,点了个新鲜出锅的菜,端上来一尝发现是回锅的,心里那个膈应劲儿能一样吗?

这位车主最气的其实不是车修过这事儿本身,而是被人当傻子糊弄的感觉。销售明明知道车进过车间,还非得扯啥软件升级,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售后那边更绝,拖了几个月,方案越改越抠搜,最后干脆装死不回消息。人家要的不是那点儿补偿,要的是个说法,凭啥就小米的车里会留这种单子?别的牌子咋就没这破事儿?

说到这儿,咱们得掰扯掰扯汽车行业这点儿门道了。新车下线前确实可能需要返工,这个没毛病,就跟你家装修一样,墙刷完发现不平,重新打磨再刷一遍,很正常。可关键是,正经的车厂都会把这些东西处理得干干净净,不会让用户看见。

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有驾

你想啊,一辆车从生产线下来到交付给车主,中间要经过多少道检查?质检、清洁、交付检验,每一步都应该把这些痕迹清理掉。小米这车,是质检没看见单子,还是清洁的时候没翻备箱,又或者说交付的时候压根儿就没仔细查?这么多环节都出了纰漏,管理上得有多松散?

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小米的态度。人家车主一开始就想心平气和聊,你好好解释一下,给个合理的方案,事儿不就过去了吗?非得拖着不办,方案来回改,最后把人给逼急了,闹到网上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现在网上讨论得挺热闹,有人说这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啥大不了的。也有人说小米的管理确实拉胯,连这点儿小事儿都搞不定。还有人担心,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会不会影响其他想买小米车的人?

你说小米造车也不容易,从手机跨界到汽车,雷军下了不少血本,员工也挺拼的。可越是这种时候,越得把细节抓好啊。一张小小的维修单,能反映出多少管理问题?从生产到质检再到交付,每个环节都得有人把关,不能光顾着出货量,把这些基本功给忘了。

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有驾

再说了,小米一直标榜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可这次的事儿,用户体验在哪儿?车主发现问题想沟通,你拖着不理;想要个说法,你敷衍了事;最后人家被逼得没办法,只能上网喊话。这跟小米一直宣传的那套理念,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信任问题。买车不像买手机,几千块钱的东西,大不了换一个。一辆车几十万,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谁买车不是奔着用个七八年甚至十来年?这种关系到安全的大件儿,必须得让人放心才行。现在搞出这么一出,后面还有多少人敢闭着眼睛下单?

有人问了,这车到底还能不能买?我觉得吧,车本身可能没啥大问题,小米的技术实力摆在那儿,质量应该过得去。可问题在于,你买完车之后,要是碰上点儿事儿,厂家能不能靠得住?这才是大伙儿真正担心的地方。

现在球踢到小米这边了,大家都等着看他们怎么回应。雷军会不会像以前处理手机售后问题那样,亲自出面给个说法?小米汽车团队能不能拿出点儿诚意来,好好跟车主谈谈?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小米汽车接下来的口碑。

花几十万提小米新车,前备箱里却躺着维修单,车主傻眼了-有驾

说实话,造车这事儿,小米起步不算早,竞争对手一大把。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光靠情怀和性价比还不够,得让用户觉得你靠谱才行。这次的维修单风波,看着是个小插曲,实际上是块试金石,能试出小米汽车到底是啥成色。

那些准备买小米车的朋友们,现在心里估计也在打鼓。等一等,看看小米怎么处理这事儿,也不迟。毕竟买车这事儿,急不得,多观察观察总没坏处。要是小米这次能拿出个让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好好反思一下管理上的问题,那说明他们还是想把车造好的。要是继续拖着、推着,那就真的得掂量掂量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买车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儿?新车提回家发现什么猫腻?厂家又是咋处理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经历,咱们一起看看,汽车厂家的售后到底应该做成啥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