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大众深化合作,智能驾驶覆盖燃油插混,新能源技术全系升级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可能很多人听了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熟悉的那个德国大众汽车,那个生产了桑塔纳、捷达、帕萨特、途观等无数经典车型的老牌巨头,现在要给自家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包括我们最常见的那些汽油车,装上一个来自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大脑”。

这消息一出来,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智能驾驶覆盖燃油插混,新能源技术全系升级-有驾

大众这么一个世界级的车企,怎么会反过来向一个成立没多少年的中国年轻品牌“拜师学艺”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正在深刻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

事情的关键,在于一个听起来有点专业化的名词,叫做“电子电气架构”。

我们普通人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辆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

在以前,汽车就是个纯粹的机械产品,发动机、变速箱是核心。

但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一个长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

你的中控大屏、语音助手、自动泊车、辅助驾驶,所有这些智能化的功能,都离不开这个强大的“大脑”来统一指挥和调度。

这个架构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一辆车到底有多聪明,用户体验有多好。

就在最近,大众和小鹏共同宣布,他们要把双方联合开发的、行业里非常领先的这套“电子电气架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起初,大家以为这套先进的系统只会用在大众未来在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上,毕竟小鹏是以造智能电动车出名的。

可最新的协议却明确表示,这套系统不仅要给电动车用,还要全面部署到大众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燃油车和插电混动车型上。

这意味着,几年之后,你再去买一辆全新的大众朗逸或者途观,它的车机系统、智能驾驶体验,可能从底层技术上就源自小-鹏。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大众自己难道没有研发能力吗?

当然有。

大众旗下有一个专门的软件子公司,叫CARIAD,就是为了干这个活儿成立的。

但现实情况是,开发一套顶级的智能系统非常烧钱,而且周期很长。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智能驾驶覆盖燃油插混,新能源技术全系升级-有驾

根据大众集团发布的财务报告,今年上半年,这个CARIAD公司和电池业务一起,就造成了高达17.6亿欧元的亏损,折合人民币超过130亿元。

花了这么多钱,但开发出来的产品在面对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市场时,似乎还是有点“水土不服”,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功能体验,都难以和中国本土的新势力品牌相抗衡。

大众集团的高管对此看得很清楚。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董事长贝瑞德就公开表示:“智能驾驶绝非新能源汽车专属。”这句话说得非常直白,意思就是,不能因为大家现在都关注电动车,就让数量庞大的燃油车用户享受不到科技进步的红利。

大众在中国依然有非常庞大的燃油车用户群体,如果这些车在智能化方面全面落后,那么市场份额被侵蚀只是时间问题。

与其自己关起门来,花大价钱慢慢追赶,不如直接和市场上最优秀的“选手”合作,用最快的速度补上这块短板。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和明智的商业决策。

那么,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笔合作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首先,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实现了“技术变现”。

小鹏过去一直投入巨资研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自家的图灵AI芯片等核心技术。

现在,这些技术成果不再仅仅是自家产品的卖点,而是可以直接打包成技术服务卖给大众,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这对于仍在努力实现盈利的小鹏来说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的销量正在飞速增长,今年7月份的交付量同比增长了超过两倍,但从财务上看,公司依然面临盈利压力。

与大众的合作,无疑为他们的财务健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其次,这次合作对于小鹏品牌的提升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智能驾驶覆盖燃油插混,新能源技术全系升级-有驾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外国品牌向中国输出技术,我们用市场来换。

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制造商,需要采用中国汽车品牌的核心技术,才能在中国市场更好地竞争。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不再是追随者,而是可以成为引领者。

这不仅让小鹏汽车在全球舞台上名声大噪,也为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发展树立了信心。

我们回顾一下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历程,会发现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逐步深入、彼此信任的过程。

从去年大众投资7亿美元成为小鹏的股东,到今年初双方决定共同采购零部件以降低成本,再到后来敲定共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

而这次将合作范围扩展到燃油车,则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最核心、最深度的层面,已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绑定关系。

这次合作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下,封闭保守的思路已经行不通了,开放合作才是未来的主流。

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科技新贵,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大众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深厚的造车功底和庞大的市场规模;而小鹏则在软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上有着深刻的积累和快速的迭代能力。

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合作最终带来的将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众汽车方面也表示,与小鹏合作开发的这套新架构,能够大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有效降低成本。

这意味着未来消费者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智能的汽车。

可以预见,从2026、2027年开始,当这些搭载了全新“中国大脑”的大众汽车陆续上市时,无论是纯电、混动还是燃油车,都将在智能化水平上迎来一次全面的飞跃。

这不仅将改变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个由中国技术深度赋能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时代,正悄然来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