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

最近这汽车圈,颇有些“洗心革面”的意思,仿佛集体误食了“诚实药丸”。往日发布会,恨不得把自家车型夸成“天花板”,现在呢?摇身一变,纷纷开启“自省模式”,声称要“刮骨疗毒”,铲除浮夸之风。

这股“反吹”浪潮,还得从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老总说起。这位大佬直接“开麦”,痛陈如今车企发布会愈发“离谱”,动辄“百万级”、“顶流”,听着就让人犯嘀咕。他勒令自家日后发布会,务必杜绝一切“注水”言辞,力求实事求是。此举一出,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车企大佬争相“站队”,有的高调响应,有的则暗戳戳地“内涵”友商,着实热闹非凡。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可问题也随之浮现,为何早前大家集体“失语”,任由“牛皮”满天飞?莫非从前诸位都是“憨憨”,不明吹嘘之弊端?实则不然。彼时汽车市场,颇似“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唯有“高声喧哗”,方能攫取关注。尤其是新能源车初露锋芒那几年,恨不得将L2级辅助驾驶吹成“终极自动驾驶”,诱导消费者慷慨解囊。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一场智驾事故,宛如“当头棒喝”,敲醒了不少人。消费者也不是“韭菜”,任人宰割,上当一两次,自然会变得精明。再者,工信部也颁布了“限吹令”,明令禁止夸大驾驶辅助宣传。这下,车企们也得“掂量掂量”,若再一味“吹嘘”,恐怕要自食恶果。

然鹅,这场“祛魅”运动,也让一些实力不俗的车企颇感“憋屈”。明明智驾水平远超同侪,如今却只能与众人一道,使用“辅助功能”这般含糊其辞,想秀肌肉都无处施展。这就好比班级学霸斩获98高分,本想炫耀一番,结果老师云淡风轻地说,此番考题过于简单,大伙儿都是九十多分,你那98分着实不值一提。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当然,除了智驾,汽车圈的“雷区”还有不少。例如,有的车企沉迷堆砌配置,把座驾打造成移动“卡拉OK”,却对安全性能“视而不见”;有的车企热衷炒作概念,一会儿石墨烯电池,一会儿固态电池,结果年复一年,连个“幺儿”都没见着。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朱西产教授更是语出惊人,直接“唱衰” “蔚小理”,断言其三年内必将“凉凉”,缘由是产量过低,研发费用过高,终将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此论一出,舆论场瞬间“沸腾”。不过,这位教授的金玉之言,听过便罢,不必太过较真。毕竟,预测这档子事,谁也无法“铁口直断”。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360创始人周鸿祎倒是深谙“流量密码”,跑到吉利车间做直播,还整了出“猫式信任论”,声称此车的“龙骨”无比安全,他敢“躺平”。这位老周,果真是将流量玩转于股掌之间,明明对汽车一窍不通,也能凭借三言两语,为车企“带货”。

沃尔沃的袁小林则相对“一本正经”,直接开炮,斥责当下发布会如同参数“批发市场”,大家都在比拼谁的算力更高,谁的配置更丰富,全然忘记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此番言论掷地有声,但关键在于,仅凭车企的“自我约束”,又能起到多大作用?恐怕还得仰仗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极氪的朱凌则话里有话地“内涵”小米,声称“失控的马力一文不值”,似乎在影射小米SU7的事故。由此可见,汽车圈的角逐,着实愈发白热化,就连发布会都要上演“暗箭伤人”的戏码。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地平线的余凯更是语出惊人,直接宣称“AI时代,人类行为数据一文不值,九成九的用户数据皆是垃圾”,这简直是对整个智能驾驶行业认知的“釜底抽薪”。他坚信,智能驾驶要超越人类驾驶员,而非以人类水平为标杆。这番见解,颇具颠覆性。

长城汽车的穆峰再次铿锵表态“誓死不做增程”,看来,长城是铁了心要在自研技术路线上“一条道走到黑”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能表达观点,市场足够宽广,长城汽车完全有理由阐述己见,争取自家用户。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华为的余承东为了佐证自家座驾的防水性能,竟让黄渤直接往座椅上倾倒矿泉水,此等操作,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若当真技术过硬,那便是实事求是,否则余大嘴恐怕就要“晚节不保”咯。

哪吒汽车的原CEO张勇近日被传身处英伦,他不得不出面辟谣,声称自己仍在为公司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看来,哪吒眼下的处境的确堪忧,但愿它能“绝处逢生”。

中国车企集体“去牛皮”,新规下消费者如何变得更理性-有驾

最后聊聊保时捷,其CEO奥博穆坦言,并未将小米视为直接竞争对手,理由是小米的低价策略无法与保时捷的“驾驭感”相提并论。此话虽略显倨傲,但人家也有充足底气,毕竟,保时捷的品牌价值和用户群体,摆在那里。

总而言之,这场“去牛皮”运动,究竟是真心悔过,抑或仅仅是为了迎合政策风向,亦或是为了更巧妙地进行营销,咱们还得“且行且看”。但毋庸置疑的是,消费者已然变得越发理性,想要再行忽悠,恐怕是难上加难。商业上的成功才是真正的胜利,至于是否赢得尊重,那又是另一个维度的话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