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

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特别是想买车的朋友们,估计耳朵里都灌满了各种降价、促销的消息。

其中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恐怕就是大众探岳了。

这台车,搁在两三年前,那可是合资中型SUV里的明星产品,想买它,不仅价格坚挺,有些地方甚至还得加点钱、排个队。

可谁能想到,就在前不久,这台车的最低价格竟然掉到了十一万八千九,这个价钱,你放以前,可能也就刚够买一台高配的国产紧凑型SUV。

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有驾

很多人都懵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高级”的大众吗?

它这是怎么了?

是被咱们国产车打得没脾气了,还是说这背后有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这台“跳水冠军”到底经历了什么。

咱们得先看看大环境。

俗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放在汽车市场也一样,整个大环境变了,谁也躲不掉。

根据全国乘联会的统计数据,就在一年多以前,像探岳这种合资品牌的中型SUV,大家买到手的平均价格还在十八万出头。

可到了现在,平均价已经掉到了十四万七。

这可不是抹个零头,这是实实在在地跌掉了好几万块钱。

这股寒气,大众作为市场里的老大哥,不可能感觉不到。

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有驾

最先扛不住的,就是遍布全国的经销商了。

你想想,车子卖不出去,全都堆在库房里,每天产生的仓储费、资金利息,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销量数据更是让人揪心,就拿今年六月份来说,探岳一个月就卖了九千多台。

这个数字单独看好像还行,但你得有参照物啊,咱们国产的长安CS75 PLUS,同一个月卖了两万多台,是探岳的两倍还多。

面对这种卖不动、库存又高的双重压力,降价就成了唯一能走的路,而且必须得下狠手。

于是,一场堪称“壮士断腕”式的降价行动开始了。

探岳的官方指导价,最高配的版本可是要二十六万多的,现在经销商给出的最低成交价,直接干到了十一万八千九。

这里面的差价,超过了十四万,这笔钱都够再买一辆品质不错的国产家轿了。

这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从头砍到脚。

这么猛的操作,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

到了七月份,探岳的销量一下子就冲到了一万七千五百多台,这个成绩,几乎跟常年稳坐销量榜前几名的本田CR-V打了个平手。

经销商们总算是喘了口气,库房里的车总算能动起来了。

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有驾

但是,大众总部的高管们恐怕高兴不起来。

因为即便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探岳在销量榜上也只排到了第四名,而且跟去年同期相比,销量还下滑了百分之六点四。

更让人感到压力的是,排在榜单前面的,是咱们国产的比亚迪宋L,一个月轻轻松松卖出两万多台。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大攻势下,传统的燃油车,哪怕是挂着大众标的燃油车,即便把价格降到地板上,也未必能夺回曾经的市场地位。

这说明,消费者的选择真的变了,市场的规则也真的变了。

那么,降到这个价位的探岳,车本身到底怎么样?

还值不值得我们普通老百姓去买呢?

咱们得客观地分析一下。

从产品本身来看,探岳是一台非常典型的“大众车”,它的定位就是家用的、均衡的,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设计,但各方面都做得不差。

车身尺寸上,它的长宽高分别是4米58、1米86、1米66,轴距是2米73。

这个尺寸在同级别里不算最大的,但大众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空间利用率,它的轴距甚至比丰田的RAV4荣放还要长一点。

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有驾

实际坐进去,后排腿部空间很宽敞,坐满人也不会觉得憋屈。

后备箱也很大,正常状态下就很能装,要是把后排座椅放倒,那空间就更大了,拉点大件行李、搬个家什么的都够用。

再看看核心的“三大件”,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向来是大众最引以为傲的部分。

新款探岳用上了大众最新的EA211-EVO2 1.5T发动机,还有大家很熟悉的EA888 2.0T发动机。

1.5T的版本,动力足够日常使用,而且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不到7升,算是比较省油的。

如果你对动力有要求,那2.0T高功率版本开起来就很有劲了,百公里加速只要7.8秒。

配的那个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相比早些年大众的双离合,平顺性好了很多,虽然冷车启动换挡时偶尔还会让你感觉到一点顿挫,但总体来说是稳定可靠的。

底盘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开起来感觉很扎实,过弯的时候车身很稳,能给你很强的信心,同时走一些烂路的时候,对颠簸的过滤也还不错,坐着挺舒服。

可以说,在机械层面上,探岳依然保持了合资大厂该有的水平。

但是,优点说完了,缺点也同样明显,而这个缺点,恰恰是现在咱们国产车做得最好的地方——那就是配置。

大众的“精打细算”在探岳这台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花十二三万,兴冲冲地去看探岳的低配车型,拉开车门一看,还是布座椅,方向盘是塑料的,很多现在很常见的舒适性配置,比如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你想都别想。

大众探岳价格腰斩,低至11.89万,还能撑多久?-有驾

可你要是掉头去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吉利星越L,人家能给你什么?

NAPPA真皮座椅、高通8155的车机芯片、全套的主动安全辅助驾驶……整个车厢里的豪华感和科技感,跟探岳一比,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虽然探岳也换上了大尺寸的中控屏和液晶仪表,努力想跟上潮流,但那个车机系统用起来还是被很多车主抱怨反应慢、会卡顿。

这种把好东西都藏在高配车型上,用低配来拉低门槛的玩法,在今天这个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国产品牌配置越来越高的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说到底,探岳这次史无前例的大降价,更像是一场无奈之下的自救。

它用销量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价格足够低,大众这个牌子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有吸引力。

但这背后,是品牌价值的不断消耗。

以前大家买大众,图的是那份“德系品质”和“高级感”,现在呢?

它变成了和国产品牌拼性价比的角色。

而且,降价换来的销量能持续多久,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数据显示,探岳的故障率虽然不算高,但像车机卡顿、内饰异响这些小毛病,如果一直不解决,也会慢慢磨掉消费者的耐心和信任。

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像探岳这样的纯燃油车,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它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继续降价,而是赶紧推出混合动力或者插电混动的版本,跟上时代的步伐。

否则,今天靠降价赢回来的市场,明天可能就会因为产品力的全面落后而再次失去。

这艘曾经的燃油车巨轮,在这场变革的风暴中,还能坚持多久,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