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怀疑,6万多的电车是否只能在配置上‘缩水’?吉利星愿2026款用1320升魔术空间、410公里真实续航和Flyme Auto智能系统给出了答案。它不仅打破‘便宜无好货’的刻板印象,更基于20万用户反馈优化细节:后排多出6厘米腿部空间解决宝妈带娃痛点,液冷温控让冬季续航损失降至15%,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消除后顾之忧。这辆车不是靠低价内卷,而是用BMA平台的技术下沉重构了6-8万级电车的价值标准——让普通人的代步工具,升级为智能、能装、省心的移动生活空间。
主持人:我们这期节目将围绕 吉利星愿2026款 展开,6.88万起的售价一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炸了锅,你有没有刷到那个价格,第一反应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这车真能卖这么便宜?
嘉宾:我看到的时候差点以为是假消息,你刚说6.88万,我还以为听错了。但确实是官方指导价,6.88万到9.88万元,2025年正式上市,这价格直接卡在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S之间,你说它不‘卷’谁信?
主持人:说实话,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么便宜,是不是哪里缩水了?毕竟6万8的车,以前连个像样的中控屏都没有。但看完配置,我反而有点看不懂了,这配置怎么还能堆这么高?你是不是也觉得,这背后肯定有故事?
嘉宾:你说到点子上了。其实这车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吉利星愿从2024年上市以来,一年销量就突破40万辆,2025年单月还冲到5万辆,已经是全品类销量冠军了。所以这次2026款,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升级。
主持人:等等,你刚说一年卖40万辆?我确认一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真正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的车型。那咱们今天就别绕弯子了,咱们聚焦的就是6到8万这个价位段,看看星愿到底凭啥敢说自己是‘性价比封神’?
嘉宾:对,这个价格段现在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比亚迪海鸥起售价6.98万,五菱缤果S是6.68万起,长安Lumin更低,4.89万就能入手。但你要知道,价格低不代表能打,消费者现在要的不是‘便宜’,而是‘便宜又有料’。
主持人:说白了,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刚提到海鸥卖了100万辆,缤果家族也突破40万,这市场已经卷到骨头里了。那星愿凭什么还能杀进来?它到底有啥特别的?
嘉宾:问得好。我觉得星愿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不是靠单一优势,而是把三个最让用户头疼的点——空间、续航、智能配置,全都拉满。而且每一项都不是纸面参数,是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主持人:那咱们就一个个来拆。你刚说空间是痛点,我一听就共鸣了——我姐就是宝妈,每次带娃出门都抱怨后排太挤。星愿这车,是不是专门冲着这类人去的?
嘉宾:完全正确。你看它的车身尺寸,长4135毫米,宽1805毫米,高1570毫米,轴距2650毫米。数字看着普通,但关键在细节:后排座椅能纯平放倒,后备箱从375升直接变成1320升,还能多塞一个70升的前备箱。你想想,3个28寸行李箱加婴儿车加露营装备,全塞进去都绰绰有余。
主持人:等一下,1320升?这都快赶上SUV了。我之前租过一辆小车去露营,后备箱连帐篷都塞不下。你是不是想说,星愿这叫‘空间魔术’?
嘉宾:是,我明白你的意思。打个比方,就像你家小户型,看着不大,但设计师把柜子、床、沙发全做成可变形的,一下子多出一倍空间。星愿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后排腿部空间比老款同级别车多出6厘米,1米8的汉子都能跷二郎腿,这在小车里真的不常见。
主持人:这下我懂了。以前我们觉得小车就是‘代步工具’,现在它得是‘移动生活空间’。那你说,这多出来的6厘米,是不是就是吉利拿着20多万用户调研报告改出来的?
嘉宾:没错。他们专门研究了‘宝妈带娃坐后排’这种真实场景,不是拍脑袋设计。你想想,孩子坐后排要安全座椅,大人还得照顾,空间小了真受罪。星愿就是冲着这些细节去优化的。
主持人:听起来就是,它不是在造车,是在解决生活问题。那咱们再来看续航——310公里和410公里两个版本,CLTC工况下。你平时通勤50公里,这车能跑一周半不充电,是不是有点夸张?
嘉宾:其实一点都不夸张。410公里版本用的是40.1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电耗控制在12.5千瓦时每百公里以内。你算算,一度电按5毛算,跑100公里才6块钱,比喝瓶矿泉水还便宜。高速100公里每小时能撑4天,城市通勤一周半没问题。
主持人:但问题来了,CLTC这工况我老听人说‘虚标’,实际能跑多少?我朋友说他那车标400,实际就300。星愿这410,是不是也得打个折?
嘉宾:你刚说的很关键。CLTC是理想化测试标准,就像考试卷子,实际开肯定有折扣。但根据官方数据,城市通勤打个8折,大概能跑328公里。而且它有电池恒温系统,冬天零下10摄氏度,续航损失也就15个百分点,能跑到348公里左右。对比老款损失30个百分点的,强太多了。
主持人:等一下,你刚说‘液冷温控系统’,这词听着挺专业。能不能说白了点,它到底有啥用?
嘉宾:简单讲,就是给电池穿了件‘保暖衣’。冬天自动加热,保持最佳工作温度,不让电量哗哗掉。打个比方,就像你手机冬天在外边秒没电,这车不会,它能稳住。所以北方用户也不用太担心冬季续航缩水。
主持人:这下我踏实了。以前总觉得电车冬天不敢开远,现在看来技术真进步了。那咱们再聊聊智能配置——6万8的车,居然用Flyme Auto 1.9系统?这不应该是十几万车才有的吗?
嘉宾:说实话,我当时也震惊。它用的是亿咖通E02 Venado平台,8核CPU、6GB运存、64GB存储,10.25英寸中控屏加8.8英寸液冷仪表,这配置都快赶上中端车了。而且支持CarPlay、HiCar、CarLife全协议手机互联,你用啥手机都能连。
主持人:那语音呢?我最烦那些车机,说一句‘打开空调’,它还得让我再说‘是冷风还是热风’。星愿这系统能连续对话吗?
嘉宾:能。你可以说‘打开空调,调到24度,播放周杰伦的歌’,一句话搞定,不用反复唤醒。而且有‘简易模式’,大字体、大图标,老人用也不费劲。物理按键还保留了空调和音量,不会让你在开车时手忙脚乱。
主持人:这设计真贴心。我爸妈就总抱怨新车太智能,按钮都找不到。星愿这叫‘智能但不复杂’。那你说,它这套系统,是不是直接回应了年轻人对老车机的吐槽?
嘉宾:对,就是这么回事。以前大家说国产车‘车机像老年机’,卡、慢、反应迟钝。星愿直接把Flyme Auto搬下来,体验顺滑得像手机。而且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冬天提前开暖风,夏天提前制冷,上车就是舒服温度。
主持人:这功能我太需要了。夏天车里热得像蒸笼,上车得晾十分钟。要是能手机提前开空调,那真是幸福感拉满。不过话说回来,这么高的配置,卖6.88万,吉利是不是在亏本卖?
嘉宾:你是不是想说,便宜没好货?但其实吉利有它的底气。这车是基于BMA平台打造的,和缤越、ICON同源,平台化生产能省不少成本。而且它卖得好,规模上去了,零部件采购也有议价权。
主持人:那质量呢?这么便宜,三电系统靠谱吗?我听说有些低价电车开两年就电池衰减严重。
嘉宾:这里有个但书——星愿享受三电终身质保。也就是说,电池、电机、电控,只要你是首任车主,出问题厂家给你修或换。这政策大大降低了长期使用风险。对比那些只保8年或15万公里的,星愿真是下血本了。
主持人:这下我明白了。终身质保,相当于给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那咱们换个角度想,如果我预算10万内,是买这辆新车,还是加点钱买个二手燃油车?
嘉宾:这是个好问题。表面看,5万能买辆老款卡罗拉,但你算算长期成本:保险一年2000多,油耗6到7升百公里,保养一次500块。星愿电费百公里才6块钱,保养便宜,三电还有终身质保。长期看,电车反而更省钱。而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老车可能以后限行。
主持人:而且开新车多有面子,谁还愿意开个十年车龄的‘老爷车’上下班?这不只是省钱,是省心加体面。那你说,星愿这波操作,是不是给整个行业立了新规矩?
嘉宾:归根到底,它的成功逻辑就三点:第一,基于20多万用户反馈做改进,真正懂用户;第二,用BMA平台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第三,把高端技术下沉,让普通人也能享受智能和舒适。这不是‘卷’,是把行业标准往上提了一截。
主持人:所以呢,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6.88万的车,真能把对手‘卷’到哭吗?我觉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它不是靠低价砸市场,而是用产品力说话。空间能装,续航能跑,智能能用,6万多还要啥自行车?
嘉宾:而且别忘了,它背后是吉利银河系列的技术积累,BMA平台、液冷电池、Flyme Auto系统,全是实打实的硬货。这车卖得好,不是偶然,是把用户痛点一个个都解决了。
主持人:那我来总结一下本期最关键的三点:第一,吉利星愿2026款起售价6.88万,但空间、续航、智能配置全拉满,尤其是1320升后备箱和410公里续航,直击用户痛点;第二,它基于BMA平台打造,享受三电终身质保,技术底气足,不是‘工业垃圾’;第三,它的成功在于用户思维——从20多万用户反馈中改进产品,真正做到了‘便宜也有好车’。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