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的讨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特别是关于要不要买传统燃油车的话题,很多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说现在还买纯油车就像是交“智商税”,又说插电混动车才是未来的方向。
看着马路上挂着绿色牌照的车越来越多,享受着不限行、免购置税的待遇,确实让不少开着蓝色牌照燃油车的朋友心里痒痒的。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插电混动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它和我们常听说的油电混动车又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车到底应该怎么选,这里面的门道,今天咱们就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必须得弄明白一个最核心的区别,也是插电混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EV)最厉害的一张牌,这张牌甚至和车子本身的技术关系不大,那就是政策上的优待。
在中国,特别是那些交通压力大、对汽车上牌有严格限制的大城市,一块绿色的新能源牌照,它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您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想给一辆燃油车上个蓝牌,要么得像中彩票一样去摇号,等个三五年是家常便饭,要么就得花上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去竞拍。
这笔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插电混动车,因为它被归类为新能源汽车,所以可以直接申领绿色牌照。
光是这一项,就为您省去了漫长的等待时间和一大笔牌照费用。
除此之外,购买插电混动车还能享受国家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按照现在一辆十几万的车来算,又能省下一万多元。
这两项加起来,车还没开上路,就已经省下了好几万的真金白银。
更不用说在很多城市,绿牌车还不受工作日早晚高峰的限行措施影响。
这种“特权”对于每天需要开车通勤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相比之下,油电混动车(HEV),比如大家熟悉的丰田卡罗拉双擎或者本田的雅阁锐·混动,虽然它也省油,也带个电动机,但在政策层面,它依然被看作是燃油车,挂的是蓝牌,该摇号的还得摇号,该交的购置税一分钱也少不了。
所以单从上牌和前期投入这个角度看,插电混动车对传统燃油车和油电混动车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这笔账非常清楚。
接下来,咱们再来算一笔大家最关心的经济账,也就是日常的使用成本。
这也是插电混动车的第二个“杀手锏”,但这一招能不能用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您家里或者工作单位,有没有方便安装的固定充电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插电混动车对您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省钱利器。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下,目前市面上一款主流的插电混动轿车,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 DM-i,它的纯电续航里程普遍能达到100公里以上。
如果使用家用的充电桩,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充电,一度电的费用可能才三四毛钱,就算按平时的电价算,也就五六毛钱。
给车子充满电,可能也就花个十块钱左右,就能满足您接下来一百公里的行驶。
这样算下来,每公里的花费还不到一毛钱。
而一辆同级别的燃油车,就算再省油,百公里油耗也得在6升到7升左右,按照现在每升8块钱的油价计算,跑一百公里的成本至少要五十块钱,平均每公里五毛钱。
这一对比,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对于绝大多数日常通勤距离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来说,只要每天回家都能方便地充上电,那这辆插电混动车几乎就可以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使用,一个月下来,光是油费就能省下好几百甚至上千元。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如果您没有固定的充电条件,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块原本是“宝贝”的大电池,瞬间就会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为当电池的电量耗尽,车辆进入所谓的“馈电”状态时,发动机不仅要负责驱动车辆前进,还要额外分出一部分功率给电池充电,以维持混动系统的基本运转。
这就好比一个人背着一个很重的背包在跑步,自然会比空着手跑更费力、更累。
在这种情况下,插电混动车的油耗往往会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还要高。
有些车主反映,在市区拥堵路况下,馈电油耗甚至能达到百公里八九升。
这样一来,不仅没省下钱,反而更费油了,还得忍受频繁寻找公共充电站的麻烦。
所以,有没有充电桩,对于插电混动车的使用体验和成本来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而油电混动车就没有这个烦恼,它不需要外接充电,车辆行驶中通过刹车、滑行回收的能量会自动给电池充电,它的系统始终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效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况下,省油效果非常显著,综合油耗稳定在百公里4到6升,非常省心。
最后,我们再聊聊驾驶感受和技术层面的不同。
这也是插电混动车带来的第三重冲击。
因为插电混动车通常配备了功率更大的电动机和容量更大的电池,所以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的驾驶感受非常接近纯电动车。
起步加速时,电动机可以瞬间输出最大扭矩,那种安静、平顺且迅猛的推背感,是传统燃油车很难比拟的。
在城市里驾驶,红绿灯起步能轻松超越大部分车辆,整个过程悄无声息,非常高级。
而当需要跑长途时,发动机又能无缝介入,加油就走,彻底打消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双重优点。
油电混动车的驾驶感受则更侧重于平顺和舒适,它的电动机更多是扮演一个辅助角色,在起步和低速时帮助发动机,让整个动力输出更顺滑,但爆发力相对较弱,开起来还是更像一辆经过优化的燃油车。
从技术结构上讲,中国的汽车品牌在插电混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特别是以比亚迪的DM-i技术为代表的超级混动系统,它们不仅把纯电续航做得越来越长,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效的专用发动机和精密的能量管理策略,成功地解决了馈电状态下油耗过高的问题,即使在不充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其油耗也能做到和日系的油电混动车相媲美甚至更低。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提升的体现,我们从过去的追随者,变成了如今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引领者。
这让插电混动车不再是一个有明显短板的选择,而是一个真正能够适应多种场景的全能型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