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

一、1600块买来一肚子气,续航直接腰斩你敢信?

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有驾

杭州李先生的遭遇简直让人血压飙升。
去年他第一次网购某知名品牌电动车,宣传页写着"电池20AH,续航60公里"。
结果到货一测,电池只能充进0.42度电——实际容量10AH都勉强!
续航更是惨不忍睹,30公里都跑不到。

退货后他换了家店,咬牙花1600多块买了台标称"40AH电池、120公里续航"的松爵电动车。
你猜怎么着?充电度数显示0.98度,实际容量20AH都不到,续航照样打对折!
不是我说,这哪是买车啊?分明是花钱买罪受。

二、"理论续航"?商家说这话你脸红不?

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有驾

面对质疑,松爵客服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话术:
"亲,页面写的是理论续航哦~50公斤体重、25℃恒温、平路无风、匀速25码... "
呵,敢情我们消费者得活在真空实验室里骑车?

更绝的是店家咬死"电池没问题"——转头却给李先生换了新电池。
这么看来你也是个人才,既然电池没毛病,你换它干啥?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一针见血:如果实际容量与宣传严重不符,这就是赤裸裸的虚假宣传!

三、电商平台装什么糊涂?

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有驾

你猜平台知不知道这些猫腻?
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的套路早就是公开秘密。
当海量假评价淹没真实反馈,当"理论续航"成了免责金牌,平台审核系统居然视而不见?
赵良善律师翻出法律底牌:《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平台对违法广告有管理责任。
现在的局面是:骗子开店零成本,消费者维权跑断腿。 这上哪儿说理去?

四、检测费300块,维权成本谁买单?

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有驾

最憋屈的还在后头。
李先生想讨说法?先自掏腰包找第三方检测机构!
专业检测动辄几百元,维权周期按月计算——而整车才1600元。
商家吃准了消费者耗不起,一句"测试条件不同"就能搪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的"退一赔三"?看得见摸不着啊!
懂行的网友道破天机:"现在赌的就是消费者嫌麻烦认栽。"

惊!男子两次网购电动车,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竟都大幅 “缩水”-有驾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8月抽查数据显示:电动车虚标率高达38%,电池容量成为重灾区。
松爵事件撕开的不仅是某家店铺的遮羞布,更是整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当骗子发现虚标电池比老实做生意更赚钱,当维权成本比商品价格还高——
你猜最后受伤的是谁?(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电动车质量通报)

有些话不能明说:监管不出重拳,平台继续装睡,吃亏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
下次看到"理论续航120公里",建议直接脑补成"实际能跑60算你走运"。
写在最后:别让消费者的忍耐,成了无良商家的提款密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