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8.27-29
地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
面积:30000平米
观众:20000+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技术种类繁多,但部分技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同根同源的技术,从不同维度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市场拓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核心在于 “三电” 系统,即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也是诸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源头。以比亚迪为例,其引以为傲的 e 平台,孕育出了从高端的唐 EV 到亲民的 e1 等众多车型 。唐 EV 售价可达二三十万,而 e1 补贴后仅几万元,二者看似天壤之别,却共享 e 平台技术,在 “三电” 系统方面同根同源。
比亚迪的 “33111” 技术是其 “三电” 系统的关键体现,无论是唐 EV 还是 e1 都有所应用。其中 “3 合 1” 电驱动系统总成,将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高度集成,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系统重量和体积,提升了传动效率;“3 合 1” 高压用电系统总成,整合了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和高压配电箱等,优化了高压电路布局,提高了高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0 合 1” 低压用电系统总成,则对众多低压电器进行集成控制,使整车低压系统更加简洁高效 。这种技术的通用性,让不同定位的车型都能受益于先进的 “三电” 技术,保障了车辆的动力性能、续航里程以及安全性。
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电动(REEV)技术,均以电力驱动为核心,在能源转型的理念下应运而生,有着共同的技术根基。二者都搭载了大容量电池和电机,在纯电模式下,都能实现零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契合绿色出行的需求。
插电混动车配备发动机与电机,发动机既可以直接驱动车辆,也能充当发电角色为电池充电,电机则可辅助驱动或单独工作 。这种灵活的驱动方式,使其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优化动力输出。在城市拥堵路况,车辆可切换至纯电模式,避免发动机低效运转,降低油耗与排放;在高速行驶等需要大功率输出时,发动机与电机协同工作,提升动力性能。例如,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其插混专用发动机采用了可变行程废气增压等新技术,有效热效率可提升到 43%,整车油耗能低于百公里 4 升,在燃油经济性与环保性能上表现出色。
增程式电动车则主要依靠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而是作为增程器,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发电,为电机供电以延长续航里程 。它的优势在于,可利用现有燃油基础设施,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在大多数工况下,电机驱动带来了出色的动力响应和静谧性。比如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车型,凭借大容量电池和高效增程系统,在保证长续航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舒适的驾乘体验。
虽然插混和增程式电动技术在具体结构和工作模式上存在差异,但都源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技术思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城市通勤场景,插混车可更多地使用纯电模式,降低使用成本和排放;而在长途出行时,增程式电动车的长续航优势得以凸显,缓解了用户对续航的担忧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车辆本身的技术创新上,还延伸至生产制造环节。以广汽埃安为例,其泰国智能生态工厂全面移植了全球唯一新能源灯塔工厂同源技术 。这些技术涵盖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物流等多个方面,为新能源汽车的高效、高质量生产提供保障。
在数字化设计阶段,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车型设计、生产线布局等进行模拟优化,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智能化生产过程中,大量工业机器人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提升生产精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自动化物流系统则实现了零部件的精准配送,提高了生产物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这种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同源技术应用,确保了埃安在全球范围内能够稳定输出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动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第二代 AION V 作为埃安首款全球战略车型,基于泰国智能生态工厂生产,采用更严苛的欧洲标准打造,在制造规格以及国际准入条件上达到了新高度,体现了同源技术在产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同源技术贯穿于从车辆核心部件研发、不同动力模式创新到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这些技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更高性能、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全球绿色出行变革持续赋能,在未来的交通领域中,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引领汽车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