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辆路虎揽胜常年停在邻居老魏家门口,他那性子讲究体面,牌子一定要撑得住场面。头年春节,他自豪地说:“这车落地一百五啊,标轴就是得加价,手慢一个月都提不走。”那会儿行情是真紧张,坊间都说长轴的溢价都快摸到两位数,西门子大金链子矿老板隔壁,还嫌不够气派。
去年秋天去城南4S店打探——销售小韦抽着烟道,“现在行情松了,盛世入门才一百四十几万,砍完价,办齐还没到一百五,比年初那会一六几要划算多了。400马力的那档也便宜些,之前落地得一百六才起,现在直接一五多点,市场整肃了,小老板也敢探头进门了。”这行情,车友群里嚷嚷,说二手保值难说,倒是凑热闹的人多了。
车友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在国外,大呼隆的路虎就是给农场主拉羊的。”可你要是在国内提路虎揽胜,车钥匙随手一搁,话就不多说了,懂的人自然会投来一种特有的目光。许多老板都讲,这车是从奥迪、奔驰换上来的“第三部”,不搞虚头巴脑,面子、气场都得有。老葛说,他那台S级开两年出门见熟人,早新鲜劲过了,揽胜一亮出来,小区保安眼神都不一样。
路虎这个名号,在国内始终有种矜贵感。大面积的镀铬格栅,像素大灯一亮,高定色盘的烤漆在傍晚灯光下泛着淡金,轮毂标配21吋,土豪加钱上22、23吋也不是个事——隔壁何老板还嫌不够大气,年后就订了国外小众改件,打算装回家亮一亮。轮圈不是虚荣,用技师小孙的话讲,“这身板,这圈,气场直接拉满。”
顺带一说,内饰真没得挑,头回坐进去,半苯胺真皮座椅几乎没化工味,一股真皮的淡香,手感又软又厚。中央大屏一13.7吋,副驾屏还接着一块13.1吋,操作逻辑不像有些德系那样死板。高配的后排娱乐是真豪横,葛爷出差都带助理,后排直接伸长腿看片子,一顿西餐在后座搞定,司机老林调侃:“这就是五星级套房搬进车里!”机场、别墅大门口,见得最多的除了丰田埃尔法,就是揽胜。
不过也不是没有槽点。老凤那台揽胜去年冬天低温打不着火,地库师傅讲,“电子手刹老毛病,这代有时就闹情绪。”还有一回,刹车异响,4S店让换一对进口盘,价格按官方说法“和一台小车差不多”。小道消息,老款用料比新款还厚道,只不过维修费年年水涨船高。
隔壁牌友老李,有次小区群里瞎聊,说这车的“手机遥控泊车”功能不灵,搞半天只能车头对着大马路才行,窄巷子就歇菜。真有那追潮流的手,买高配冲着“24向调节通风座椅”,可路虎的空调风道有时候醒不过来。细心的保养师傅说,“英国那边潮呀,水土不服,有些线束连年头里都不大适应东北严寒。”
提到耗油,我哥在济南国道上跑,说揽胜高速勉强到过12个油,市区堵得狠时轻松16升。后排通风坐垫那一年据说还因“一水泡垫”召回,被车友吐槽:“这叫豪华?!”不过,讲句实话,买揽胜的客户大多懒得在乎这点油钱,他们操心的,反倒是年年限号限行的时候能不能混进城市核心区。
还有冷知识。维修师傅小贾说,有一批“南非装配”版本,细节上音响喇叭会不一样,识货的人就喜欢捡。甚至有人琢磨过,老一代往往钢板厚一点,新一代主打轻量化,撞上主路,铁皮声都变了。见多识广的行业老油条,早笑话:“宾利添越算啥,揽胜要的就是低调的张扬,油箱大着呢,底盘升降一动,路边人不由得都多看一眼。”
听说最近一辆黑武士版在小区里最近总是谁家子弟开出进出,回头率杠杠的,车身上的小划痕,老保安还专门打电话问是不是该做全车镀膜。至于值不值,老魏转身就问,“我们这行面子最重要,修点小毛病算啥?”
圈里玩车的都传,下一代可能开始尝试插混版本,有人担心可靠性谁都说不好。也有人嘴里念叨,揽胜终归是群体的情怀寄托,还真不是所有钱能买下的那点面子工程。最近二手车市降温,有人想淘辆老款V8,结果被扫地出门,说早都被黄牛盯上抢没了。
行了,又听雨了。揽胜那点事,还得看每个人走哪条路。话就说到这,值不值,反正车钥匙还在老魏他儿子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