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和国外车企打了十年交道的资深老师傅拍了拍大腿感叹:“不是外国人不想搞电动车,而是咱们中国把电动化折腾得这么复杂、这么难搞,简直像把它变成了地狱模式!”
人家不是不想合作,而是真跟不上节奏!这三大差距,实在让人心头一震,既扎心又很现实:
政策一刀切,电动车变成了唯一的出路!
一、政府的优惠措施
一些限牌的大城市,绿牌还能免费拿,油车摇号到头发都白了,老百姓偏偏用脚投票,直接奔4S店搞电动车。
补贴的方向一点都没跑偏,从以前直接帮忙降低车价,到现在重点支援充电桩和核心技术,资金都用在了关键地方。
国外那些补贴,哪够用?连塞牙缝都不够嘛!
汽车企业拼命搞电动车救命,国外的那些车厂还能在油车的温暖窝里偷懒呢!
第二点,基础设施建设搞得飞快,充电比加油还要方便得多!
在国外,找充电桩得碰碰运气,祈祷一下;我们这边呢,想找桩就看心情,随时都能搞定!
国家电网真心牛:高速路上的服务区充电桩全部到位?没问题!老旧小区电力不够装私家桩?干!政府发出硬性指令,电网国企全力以赴,执行速度堪称天下第一。
全民都在狂热建桩:特斯拉、特来电这些车企,连奶茶店都抢着装充电桩,搞得全球最密集的充电网络都跑出来了,光占了全世界70%的充电桩呢!
欧洲的高速充电桩啊,简直像荒漠里的绿洲,少得可怜,搞得就像在荒野里找生存点一样!
家用充电桩的普及程度比过去强太多了,我们小区集中搞事业的氛围很浓厚,就算物业再难缠,政策也推动得挺猛,业主们也敢硬碰硬,现在家用充电桩说开就开,真是遍地都是了!
国外那种独栋别墅,要拉一根线装个充电桩,价格简直高得离谱!住在公寓里的,搞得像在车库哭晕过去一样!
第三,价格大战打得你死我活,电动车都变成了白菜价了!
国外的电动车还是挺高端、算是奢侈品级别,我们这边的电动车价格却挺实惠,挺亲民的!
宁德时代搞电池,之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加入了,再到那些核心零件,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成本比国外低大概三成。Model 3在中国卖25万,到了德国要卖35万?其实就这价!
新兴品牌、老牌厂商以及互联网巨头,价格一个月比一个低,配置却不断增加,堆得越来越厉害。
十万块能买到续航400公里的车,二十万就能配上激光雷达。国外的汽车厂商还在不紧不慢地涨价、挤牙膏似的。
咱们买车讲究点,续航得真,价格得实在,配置得全。有难度吗?PPT上吹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也让车厂拼命想方设法压缩成本。
贵得离谱,结果电车价格直冲云霄,普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心里堵得慌。
说到这儿,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事关大事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咱们这边电动车满街跑,不过外头油车依旧占大头的原因。毕竟,油车和电池各有各的长处嘛!
油车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电动车则在便利和省钱上很占优势。你觉得该怎么挑选,油车还是电池?想听听你的看法,留言告诉我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