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价格战,比亚迪的攻势反而更强了

近期随着一些“指导”的落地,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价格战终于有偃旗息鼓之势。

有很多人会觉得,之前比亚迪得益于自身庞大的规模,以及高比例的自产供应链体系,会是这场价格战中的“绝对优势一方”,而随着价格战的逐渐偃旗息鼓,比亚迪的优势会不会就不存在了?

这个事情的答案,在7月9日比亚迪发动的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中,可以获得一部分答案。

不打价格战,比亚迪的攻势反而更强了-有驾

作为比亚迪销量中的绝对主力车型,秦这款车可以说是无数家庭的第一台车。而秦之所以能卖的火,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它的价位里,比它大的,一般都比它贵,比它便宜的,一般都没它大。再加上比亚迪最为知名的dmi混动技术,让秦的使用成本远比传统燃油车低,在让用户享受了电驱的好处同时,还没有里程焦虑,而这一切只要几万块钱的情况下,秦这台车不封神才不正常。

如果我们仔细罗列一下前面说的秦的优点,会发现这些优点和特点,现在其实不太算是比亚迪的护城河了——因为友商也在布局这个尺寸的混动车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

这时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换一条赛道去卷无疑是更好的方法。

不打价格战,比亚迪的攻势反而更强了-有驾

所以这次,比亚迪选择的是借助自身目前领先的一个优势——在自家高阶智驾已经全面普及到全部车型的情况下,借助OTA更新功能,以及公开承诺对智驾功能进行部分无限兜底的方式,发动了新的一轮营销攻势。

这一轮营销攻势,虽然可能没有之前降价来的直接,但如果论长久性,以及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那一定是更强。

而且,比亚迪秦就是受益最大的车型之一。

不打价格战,比亚迪的攻势反而更强了-有驾

因为这一轮OTA出来的功能,对于几万块的比亚迪秦来说,那可以说是达到了质变的效果。

举三个例子:

新增“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功能,使用智能泊车功能时,若目标车位狭窄,该功能会自动触发,一边泊车,一边将后视镜电折叠收回。

新增“车头泊入&车尾泊出”功能。周末逛商超,如果车尾靠墙停放,空间狭小,装载物品非常困难。升级后,只需一键,秦L即可完成车头泊入。

新增“偏置泊车功能”,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偏左、偏右、居中,彻底解决“开门难”

不打价格战,比亚迪的攻势反而更强了-有驾

这三个新功能,都是10万级别里,绝大多数友商产品还不具备的。(仅有少数顶配车型才会配置部分功能),而这些功能对于首次购车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首次购车意味着可能是刚拿本,或者是之前没有太多的上路经验,而这时候具备智能泊车的秦,就会比其他友商产品更有竞争力。

在这非常有吸引力的新功能的基础上,再叠加比亚迪推出的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权益,厂商提供维修和补偿,不设上限,不限首任车主,不影响来年保费,那就变成了大杀器。

而后续,随着持续OTA更多功能,比亚迪的营销还可以再来好几轮。

所以只要后续比亚迪的基本盘能够认可智驾,那么对于比亚迪来说,不打价格战反而更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