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咱们老百姓聊一聊的。

就是那个一直说自己是搞高端纯电动车的品牌,叫智己汽车,突然说要推出一种叫“超级增程”的新技术。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有点蒙,感觉这步子迈得有点让人看不懂。

智己不是一直都说纯电动才是未来,怎么自个儿掉头开始研究起增程车了呢?

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因为纯电车卖得不好,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换条路走,还是说它真憋了什么大招,想在这个已经很热闹的增程车市场里搞出点大名堂来?

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车企突然改变自己的主攻方向,十有八九是跟它的经营状况有关系。

智己这个品牌,从一出来就带着光环,背后是上汽集团这样的大树,起点很高,对标的也都是些响当当的名字。

它给自己定的目标也不小,比如说要在2025年卖出十万辆车。

这个目标听起来是挺提气的,但现实往往是另一回事。

咱们就拿文章里提到的数据来看,如果说忙活了大半年,销量离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那压力肯定是巨大的。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开学时立志要考全班第一,结果期中考试下来,还在中下游徘徊,那他肯定得琢磨琢磨是不是学习方法出问题了。

更让场面有点尴尬的,是那个关于“零公里二手车”的说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车子从工厂生产线下来,还没到真正的车主手里,就直接被当成二手车处理了。

这种情况通常说明,车子在经销商那里积压了,卖不出去。

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有驾

对于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站在智己的角度想一想,纯电动车这条赛道上,前面有特斯拉这样的巨头,旁边还有蔚来、小鹏、问界这些强劲的对手,大家挤得头破血流。

自己的纯电车型如果打不开局面,眼看着仓库里的车越来越多,资金链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这时候,看到旁边的理想汽车,靠着增程式卖得风生水起,一个月轻轻松松卖好几万台,心里能不羡慕吗?

所以说,智己把目光转向增程技术,与其说是“不得已”的转型,不如说是一种非常现实和理性的商业选择。

就像咱们开车遇到堵车,主路堵得水泄不通,那肯定会看看旁边的辅路能不能走,总比在原地干等着要强。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

现在才开始做增程车,是不是有点晚了?

有人觉得,增程技术的风口已经过去了。

他们的理由是,你看,最先靠增程成功的理想汽车,现在不也开始大力发展纯电动车和人工智能技术了吗?

还有些汽车行业的大佬,比如长城汽车的董事长,就曾经公开表示过,他们坚决不做增程,因为他们觉得插电混动技术比增程更省油、更先进。

这些观点听起来确实有道理,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插电混动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高速上跑,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能量转换的环节少一些,效率确实可能更高。

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有驾

但是,咱们买车过日子,不能只看技术图纸,更要看实际用起来怎么样。

增程式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特别懂得咱们中国普通家庭的需求。

大多数家庭可能就只有一辆车,这辆车既要能满足平时上下班开,省钱又安静,跟电动车一样;又要能在节假日带着一家老小出远门,不能有里程焦虑,得跟油车一样方便。

增程式汽车恰好就把这两点给结合起来了。

在城里开,你基本可以把它当个纯电动车,用电便宜,驾驶体验也好。

真要跑长途了,车里的发动机就开始工作,相当于一个自带的“超级充电宝”,没电了就去加油站加油,完全不用担心在高速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的烦心事。

咱们再看看市场上的真实情况,这就更有说服力了。

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还有理想的L系列,哪一个不是卖得特别火爆的车型?

它们可都是增程式的。

这就清楚地说明,在目前充电桩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人对电动车长途续航还有顾虑的这个阶段,增程式就是市场上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解决方案。

它不是什么落后的技术,而是一种非常聪明、完全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产品。

所以,说增程的风口已过,可能有点太绝对了。

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有驾

这个市场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因为满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依然非常庞大和稳固。

因此,智己现在选择进入这个领域,不是去赶一个晚集,而是看到了一个被市场反复验证过的、成功的、并且还有很大空间的市场,想凭借自己的实力进来分一块蛋糕。

聊到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浮出水面了:智己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行?

别人碗里的肉就那么好抢吗?

大家都知道,理想汽车在增程市场已经耕耘多年,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都建立起来了。

智己作为一个后来者,在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点数量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做一款差不多的增程车,那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所以,关键的关键,就在于智己宣传的“超级”这两个字上。

这不能只是个好听的名字,必须得有实打实的真本事。

咱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智己的“超级增程”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做到“超级”。

比如说,在续航和效率上。

普通的增程车,发动机启动发电,效率已经不错了,那智己能不能依靠上汽集团深厚的技术积累,拿出一个效率更高、更省油的增程器?

智己超级增程上线,被迫转型还是战略升级_真相来了!-有驾

如果能做到烧同样的油,比别的车跑得更远,那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再比如,它会不会把电池做得特别大,让纯电续航里程一下子提升到三百公里甚至更长?

这样一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用纯电,发动机只是一个偶尔应急的备用选择,这就无限接近于纯电车的体验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驾驶的舒适感。

有些人不太喜欢增程车,就是觉得发动机一启动,车里就会有噪音和振动,感觉一下子就不那么高级了。

那智己的“超级增程”会不会在隔音降噪方面下大功夫,通过各种先进技术,让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悄无声息,让车里的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无疑会打消很多人的顾虑。

最后,还可以结合智己一直在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让这套增程系统变得更“聪明”。

比如,系统可以根据你设定的导航路线,提前判断你接下来是要上高速还是在市区里堵车,然后智能地安排是用电还是用油,始终让车辆保持在最高效、最舒适的状态。

如果智己真的能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哪怕只是其中一两项做到了行业领先,那整个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跟随者,而是在增程这个技术路线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升级。

它想告诉所有消费者:你们担心的那些增程车的缺点,在我这儿,都已经被“超级”技术解决了。

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到近乎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里,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赢家,技术路线的争论最终还是要看谁能更好地服务于人,谁能更好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智己选择增程,是一次面对市场现实的调整,也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

它能不能凭借“超级增程”这张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站稳脚跟,甚至实现逆袭,这就要看它最终拿出来的产品,到底有多“超级”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