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过去的9月份,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打破了传统印象:魏牌高山家族用8560台的交付量强势登顶全国MPV销量榜首,自五月以来订单量突破4万台,累计交付超过3万台。如此火爆的市场表现,不禁让人好奇,MPV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涌向高山家族?10月15日,高山7正式上市,以更亲民的价格亮相,是否会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角色?
两派观点针锋相对,让人一时真假难分。有人认为高山7并没有实质性创新,只不过是高山8、高山9的尺寸缩减版,试图抓住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另一派则坚信高山7以亲民的定价和灵活的尺寸,真正填补了市场空白,是MPV领域又一力作。事实上,这场“争论”从尺寸到配置,再到价格,一直暗流涌动。高山7真的能让更多家庭用车消费者放下对“大块头MPV不好开的固有偏见”,还是只是一次高山家族的“流量继续战”,一切都得从细节中找答案。
跟着一层层剖析,高山7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在尺寸上,高山7的长宽高分别为5050×1960×1900mm,轴距为3085mm,虽然相比高山8和高山9有所缩短,但对于许多家庭的停车场和狭窄道路来说,这反而是一个方便的特质。尤其在重庆那些令人发疯的8D地库场景,高山7拥有34.6°转向角和最小转弯半径5.6米,简直是为复杂路况量身定做。
配置方面,高山7保持了高山系列的满配标准,从豪华流媒体后排娱乐屏到标配激光雷达,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在30万以下的MPV中独树一帜。这些功能意味着什么?一个家庭可以买到一辆能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的灵动MPV,用平常中轿车的钱换来顶级豪车体验,试问这样的性价比谁不心动?
但是老百姓最在乎的其实还是空间和舒适性。高山7同样继承了高山8和高山9的“纯平地板”和“二三排共轨设计”,不仅提升了乘坐舒适度,第三排512mm坐垫纵深让最后一排的乘客也能享受到足够的空间。比起被挤在最后一排无法伸腿的体验,谁能拒绝这样的设计?
随着上市消息的发布,同时也开始滋生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高山7虽然以低于高山8和高山9的价格入市,但在纯电续航、尺寸方面却有明显逊色。比如高山7的44.28度电池WLTC续航仅为172km,远低于高山9的201km。它是豪华MPV吗?还是为了省钱偷工减料低配版?
另外,高山7主打的年轻家庭用车定位是否真的能打动这部分消费者?毕竟年轻家庭用车选择,更多时候要在高端MPV与实用性之间权衡。高山7真的值28.58万元吗?一些网友甚至调侃:“买个车,结果弄了一台高山家族的‘弟弟’。”这些说法让不少跃跃欲试的消费者开始犹豫。
反转来了!事实证明,高山7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弟弟款”,而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家用不将就”的车型。它用实际表现消除了市场的偏见。与市场标杆车型丰田埃尔法相比,高山7不仅在尺寸上更长,轴距更优,其售价却不到埃尔法的一半,还标配了高端配置,比如激光雷达、后排娱乐屏以及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这款车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低价不代表低质”。
高山7作为唯一标配智能四驱的MPV,动力系统表现尤为亮眼。1.5T Hi4性能版本,最大功率337kW,零百加速仅需5.7秒,这一成绩已经直逼高性能轿车。这么大的车,跑起来又快又稳,谁说MPV只能“慢悠悠”?结合全铝五连杆悬架和液压衬套设计,高山7在操控上“一改MPV不好开的刻板印象”,复杂路况应对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还有,长城汽车“安全是底线”的理念在高山7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整车采用81.96%的高强度钢,超长侧气帘、安全加压设计让车内乘客在事故中处于更安全的保护状态。真正让人放心,还提前满足2026年新国标要求。这怎么能不打动那些既追求配置又注重安全的家庭用户?
市场看似一片热烈,但实际上问题并未结束。尽管高山7销量走高,它终究无法解决自身定位的尴尬。它既比不上高山9的商务定位,也无法完全取代SUV或轿车的功能,这让不少人摇摆不定。尤其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他们真的需要一辆不到30万的MPV吗?还是更愿意考虑一台更经济实用的SUV?市场的分歧没有消失,反而随着销售端的扩大变得越发明显。
竞争对手也没有闲着。一些国际品牌MPV早已蓄势待发,比如丰田、别克等,不仅在品牌形象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在产品口碑上也更强势。高山系列能否继续保持销量榜首的地位,还是会被更成熟的国际品牌重新夺回市场空间?
不得不承认,高山7在各个层面都拿出了过硬的产品力,试图消除对MPV的“笨重”偏见,尤其是在驾控体验和空间设计上令人耳目一新。但正方所谓的“高端家用不将就”,反方却表示,有必要花近30万买辆国产MPV吗?性价比和市场认可度间是否能找到最佳平衡?豪华不将就在对抗国际竞品时,究竟竞争力几何?
魏牌显然想要挑战那些国际大牌,以更好的性价比撬动市场。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即便配置再豪华、性能再出色,品牌口碑的短板仍是国内消费者最大的心理障碍。高山7真的能用“亲民价”带来市场鲶鱼效应,而不是成为家族的陪跑者吗?一切尚待时间给出真正的答案。
高山7这款车,目前它的定价是不是合理?你会考虑为这样一台“国产营养快餐”花费接近30万吗?同价位下你会选国际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呢?不妨留言聊聊,你对高端国产的看法又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