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南京生产线停产,燃油车厂正在落幕
一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推开厂门,回头看了看车间里那块贴了十多年的标语"德国工艺,中国制造"。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像是在嘲笑他们这些马上要失业的人。
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终于要关门了,这家年产能36万辆的工厂主要生产帕萨特和斯柯达车型。工厂里有2000多名员工,大家都在等着公司的最终通知。
这不是突然的事情。早在2024年9月份,关于南京工厂要关闭的传闻就满天飞。上汽大众那时候还在对外说这是"正常且必要的经营行为",听起来挺官方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打太极。
昔日辉煌已成过往
南京工厂原本是南京汽车的,2007年上汽收购了南京汽车,这个工厂就归上汽大众用了,2008年正式挂牌。当时大家还挺激动的,觉得能在德国大众的工厂上班,那是多有面子的事。
上汽大众确实牛过,2015年到2018年连续4年拿下中国车市销量冠军,销量最高时达到206万辆。那时候买车的人都觉得大众就是质量好的代名词,帕萨特、桑塔纳这些车型家家户户都认识。
但好景不长。从2019年开始,上汽大众的销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新能源车和自主品牌的冲击让他们措手不及。2024年1到7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只有59.31万辆,同比下降1.53%。这个数字放在以前,谁敢想象堂堂的大众会这样。
员工的无奈和现实
工厂关闭,最倒霉的还是工人。公司给出了几个选择:50岁以上的可以内退,每个月拿85%的基本工资。40到50岁的员工最尴尬,既不能内退,出去找工作又难。年轻点的员工可以选择去仪征工厂,但那里主要生产朗逸,工作环境和待遇能不能保证还是个问题。
还有一些员工收到了神秘的调查问卷,问愿不愿意去海外工作,工资不变。听起来不错,但谁知道是去哪里,待遇真的能保证吗?
选择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能拿到"n+1"个月的补偿,这在法律上是标准操作,但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这点钱能撑多久?
合资车企的集体困境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销量前十的合资车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这不是上汽大众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合资车企集体遇到的困境。
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支持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新能源品牌的崛起,让传统燃油车厂措手不及。
大众集团在全球都面临挑战,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计划到2026年削减100亿欧元的成本。连德国本土都在裁员关厂,中国的工厂关闭也就不奇怪了。
时代的变迁
上汽大众2023年全年净利润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5亿元。虽然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有所回升,但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4.58%和4.81%,大趋势还是在下滑。
现在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样迷信合资品牌了。国产车在技术、配置、性价比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更低,政策支持力度也大。
南京工厂的关闭只是一个开始。神龙汽车、北京现代、长安福特这些合资品牌也在缩减产能,关闭老旧工厂。燃油车时代的霸主们,正在新能源浪潮中艰难转身。
当年那些引以为傲的"德国工艺"和"合资品质",在消费者眼中的分量越来越轻。市场不会因为你的过往辉煌而给你面子,只会用脚投票。
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今天的王者明天可能就是落伍者。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关闭,或许就是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
你觉得合资车企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