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款SUV,明明和奥迪Q7、保时捷卡宴是“亲兄弟”,机械素质直接对标百万豪车,价格降了21万却依然卖不动吗?这车加满一箱油能跑小一千公里,越野能力堪比专业车型,内饰配置更是堆到顶,但偏偏就是没人买单。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汽车圈的“冤种”——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一、百万豪车的“平替”,为何成了冷门车?
先说个冷知识:大众途锐和兰博基尼Urus、宾利添越用的是同一个造车平台,发动机、变速箱甚至四驱系统都和奥迪Q7一模一样。但同样是花60万,大多数人宁愿选奥迪Q7的丐版,也不愿意买途锐的高配。去年有车主花37万提了辆途锐,开回老家被亲戚问:“这大众看着挺大,得二十多万吧?”车主只能苦笑——这车实际价值比奥迪Q5L顶配还贵。
更扎心的是,这车降价力度堪称“骨折”。原本标价58万的入门款,现在直接砍到37万,相当于白送一台本田思域的钱。但2024年它在国内只卖了6543台,连奥迪Q7销量的零头都不到。要知道,同样降价12万的宝马X5,一个月就能卖出2000多台。
二、三大硬伤,让实力派输给“面子工程”
第一刀:车标害死人
有个段子说得好:“开大众回村,村长以为你混得差;开奥迪回村,村长主动找你喝酒。”途锐明明和奥迪Q7共享三大件,但就因为方向盘上挂着大众标,4S店销售都得反复强调:“我们和奥迪真的是同平台!”有网友吐槽:“花50万买个大众,别人还以为我开的是途观L改装版。”
第二刀:长得太像自家小弟
途锐设计师估计是“复制粘贴”上瘾了。前脸和30万的途昂傻傻分不清楚,侧面线条又像加长版途观L。最尴尬的是,有车主把车停路边,居然被路人夸:“你这新途观真大气!”反观奥迪Q7,矩阵式大灯配六边形中网,隔着两条街都能认出是豪车。
第三刀:空间布局太实诚
途锐轴距2米89,明明能塞下七座,偏偏全系只给五座。现在二胎家庭出门,谁不想多两个座位?隔壁奥迪Q7早就玩起了“五座变七座”的魔术,后备箱还能塞下婴儿车+露营装备。有奶爸试驾后吐槽:“这车后排能跷二郎腿是不假,但总不能让我妈坐后备箱吧?”
三、降价也救不了的“内伤”
别看途锐现在降得凶,其实这招大众早就玩砸过。当年辉腾卖80万,4S店送金条都卖不动;现在途锐直接打五折,反而让人觉得“这车是不是有问题?”心理学上这叫“锚定效应”——先标个高价再猛降,消费者只会怀疑:“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更惨的是,降价后的途锐直接掉进“死亡价格带”。37万刚好卡在奥迪Q5L和理想L9中间,要面子的人加点钱上BBA,要实用的人转头买新能源。有销售自嘲:“现在来买途锐的只有两种人——真正懂车的老司机,和以为捡了便宜的萌新。”
四、新能源时代,燃油车的集体困境
途锐的尴尬,其实是所有燃油豪车的缩影。现在花50万买车的人,要么冲着BBA的标,要么直奔特斯拉、问界M9。就像去年有土豪同时试驾途锐和蔚来ES8,最后选了后者:“你这车加速5.9秒很厉害?人家电动车随便踩踩就4秒!”
就连大众自己都在打脸。新出的揽境车长5米1,比途锐大两圈,顶配才卖28万。消费者算盘打得精:既然都是大众标,干嘛不买更大的?结果就是途锐降价21万,揽境降价8万,兄弟俩在展厅里面面相觑。
五、懂车的人,到底在买什么?
其实途锐车主群体特别有意思。北京某车友会有个老哥,开着3.0T途锐跑了20万公里,西藏新疆跑了三趟,发动机愣是没出过毛病。他说:“这车就像穿旧皮鞋的老伙计,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真能扛事。”广东还有个玩越野的老板,把途锐改装成“沙漠坦克”,直言:“比那些娇气的豪车靠谱多了!”
可惜这样的忠实粉丝太少了。现在年轻人买车,抖音刷到激光大灯就种草,小红书看见水晶挡把就下单。像途锐这种“不会化妆的实力派”,注定要当小众之选。有业内人士预言:“再过五年,买途锐的人可能比买手动挡的人还少。”
说到底,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就变了。以前比的是发动机参数和越野能力,现在比的是屏幕数量、语音助手会不会讲笑话。途锐就像考场里的偏科学霸——机械素质门门满分,偏偏不会写“面子”这道送分题。这样的遗憾,或许正是内燃机时代最后的倔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