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这一场规模盛大的钢铁流行盛宴,如期而至。
不管你是不是打算换车,只要在八月底钻进展馆里头,都会被那阵汹涌的“新能源旋风”给震住。
“卷王”齐聚,厂商的海报像下饺子,热闹劲儿简直有点头皮发麻。
话说回来,每年成都车展都像半场“新车大考”,今年直接进入纯电SUV刷榜模式。
一堆新面孔、配置清单铺天盖地,可一翻价签,10万到40万,各个区间的卷度都还能再卷一轮。
那么,这么多亮眼的纯电SUV,是不是每一款都让人心痒难耐?
还真得掰着指头算一算,合不合胃口,得好好盘一盘。
讲真,提起纯电SUV这几年简直都快成社交必聊的话题了。
闭上眼随口一问:“你换电车了吗?”恐怕比问工资还刺激。
以前咱纠结的是油耗保养、牌照限行。
现在变成了“续航多长”“快充多久”“能不能一周充一次电就躺平?”
新能源的入侵速度,分分钟让人后悔没提前布局。
不愧是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厂家集体放大招,优惠、赠品、炫技套餐一条龙。
不过,选择多了反倒更纠结,满地是“性价比”,但究竟谁是真香?
先说说零跑B10,这货真是把“性价比”玩明白了,标价就是“卷”字当头。
抛开啥旗舰大牌滤镜,零跑这几年确实有点打鸡血的劲儿,销量排行榜三周蝉联新势力榜首,这不是吹的。
价格,实打实挠进10万的门槛——想想和隔壁合资油车那瓜分一杯羹的焦虑,零跑铁定是来搅局的。
这次还在成都车展上推了个“摩根粉”新配色,视觉上萌狙,妥妥盯着女性用户的钱包来了。
随手一查,这B10是零跑十年磨一剑级别的作品——基于全新的LEAP 3.5技术架构下线,讲人话就是“更智能、更像家电”。
51cm车长,空间不打酱油,高集成化加持下,后排照样能翘二郎腿。
电池底盘一体化,27合1超级集成热管理架构,这些词念着都带科技感。
最关心的,还是跑得远不远。
入门款搞到510km,配置拉满冲到600km,想想往返郊游、通勤都稳了。
况且快充30%到80%不到20分钟,说不定等泡奶茶的工夫就能搞完。
值不值,每个人有自己小算盘,但10万档位,这续航配置,没啥可挑的。
智能驾驶呢?零跑B10用上高通8650芯片和激光雷达,12万以内能给激光雷达的同级基本全指着这家标杆抄作业去了。
大模型加持、NAP智能领航辅助、Leapmotor OS 4.0 Plus 系统,语音跟手机Siri打架都不输阵。
操作得心应手,旗舰级体验,不吹不黑,配置控闭眼冲也能闭着眼看说明书。
销量也是给力的指标,自4月上市就没消停过,连续两月销量破万,这火爆劲效果没得说。
预算卡着10万边缘想上纯电SUV的人,跑一圈市场,零跑B10还真有点“买菜车”新天花板那味。
谁说白菜价没好货?
再把镜头切给小米YU7。
这车火到什么程度?
数据还没公布,网上已经先铺天盖地,“秒杀爆单、科技猎豹、手机+汽车生态大赢家……”标题随便起都不夸张。
上市首秀3分钟订单爆表20万台,1小时28.9万台,妥妥新车纪录粉碎机。
小米,这名字本身就带着群众基础。
手机做好了,造车顺便成了科技圈新段子——“一诺千金,雷总送你回家。”
观众怎么不买账?
SU7刚火过,YU7又来了,感觉就是提前站到了智能驾驶界的流量巅峰。
每一台车的配置直接堵死友商退路,全系标配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标配一刀切,把“高低不平”做成Autopilot界的优等生。
讲真的,就连入门版的软硬件,都跟顶级版几乎没区别,你要追求极致体验,只看钱包厚度就完事。
至于智能座舱?那不废话。
小米的澎湃OS信手捏来,人车家三位一体生态画饼。
前后排多屏联动,HUD、中控、仪表板、后排娱乐——这套生态闭环,感受过才知道什么叫“坐个车像进了未来歌厅”。
苹果党也能玩得转,车机适配苹果手机没障碍,小米互联,家里啥都能连成网。
操作系统的流畅度,顺滑到有回家的冲动,毕竟自家基因在那放着。
动力能打,标准版后驱235kW,528N·m,百公里冲刺不到6秒,Max版更疯,3.23秒破百,估计奶茶还没摇好就到红绿灯了。
不过这里要泼凉水,订单太多,等车周期直逼一年,47-50周,急性子基本泡汤,谁说销量爆炸全是好事?
有钱难买早开车,这局面真的“幸福的烦恼”。
下面是蔚来的新动作,乐道L90。
蔚来原路线就是豪华挂帅,价位一拉高受众自然就小圈子内消化。
但有了乐道,定位放低门槛,二十万上下直接对标家庭刚需。
L90是典型“为有娃家庭量身定制”推销范例,6/7座布局,第三排不做后备箱形象工程,实打实能坐大个子。
长假出行,冰箱彩电大沙发都不算啥噱头,关键是能让全家人躺赢。
大件行李+家乡特产,前备箱跟尾箱接力跑,装货空间输出拉满。
比较巧妙的是前备箱弄得跟车厢隔绝,装点有味儿的特产也不怕熏哭小孩。
而且换电站数量在全国遍地开花,蔚来那三千多座换电站跟加油一样方便,谁还跟充电桩死磕?
家用充电同样福利多多,夜里偷偷充电既省钱又不抢资源。
更有趣的是采用电池租用模式,入门价直接滑到17.98万,预算有限的家庭,不得不心动。
L90这波真是针对“刚需人群”戳到痒点,“大家庭出行享受”翻牌通吃。
最后,一把拉回到高价区的问界M8纯电版。
眼看增程版最近电视广告、销量榜都快看的眼花,纯电版也在8月底露了真身。
售价一看,35.98万起步,好家伙,这可不是谁家都能立马拍屁股决定上车的节奏。
在外观上,鲲鹏设计语言+改进前脸,辨识度到位,和增程版互有呼应。
动力分成单电机(227kW)和四驱双电机(前160kW+后227kW),宁德时代100度电池加持,续航直接干到625-705km,挑花眼都正常。
但话说回来,纯电大车还是拼补能,纯电补能设施不如增程方便,城市晃悠没毛病,偶尔长途脑门上出汗也正常。
智能化也没偷懒,标配华为ADS4辅助驾驶系统,科技型选手会直接种草。
销量肯定不如增程版逆天,这点铁粉都心里有数,但是硬件控追求新鲜感的,M8纯电也是真不差。
加个插曲,为什么15-25万区间没卷进热门推荐?
说穿了,这价格区段堪称神仙打架,各家拳头车型轮番上阵。
比亚迪、吉利、零跑那些中坚力量齐聚一堂,站在展馆中央各种对比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10-40万的纯电SUV推陈出新,每款其实各有狠招——有的卷智能,有的拼续航,有的下功夫造生态。
价格下压,配置上贴,客户爽了厂商还要“摆烂”一年回本估计都难。
今年的成都车展,不管你是预算紧张的刚需党,还是不用看折扣单的科技迷,选车难度全都上了新台阶。
说到底,新能源圈子永远缺的不是玩家,是那个会点头给自己掏腰包的你。
最后压轴,就是买纯电SUV这事,真的见仁见智。
有人纠结品牌标、有人死磕动力续航,有的车主热衷科技,有的爸妈压根就认“能装行李”。
选车这堂人生必修课,每个人答案各不一样。
成都车展不过是一场预选赛,台下比得是各家到底给你心动到哪里。
车主们究竟心甘情愿为啥买单?
花的钱到底坐在谁心坎上?
一切还得自己说了算。
好了,问题来了。
你今年要换纯电SUV吗?
买车的时候,究竟是优先看品牌、卷配置,还是兜里数钱后再慢慢挑?
留言区说说,看看大家都是怎么盘这个难题的。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