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Lafa5再看高尔夫GTI,总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我刚从工厂出来,看到一辆零跑Lafa5正摆在展厅里。那车,外观运动得让人心跳加速,尤其是无框车门、19英寸轮毂、纯平侧窗,看着就有点飙车的味道。比起去年我对着一台老款高尔夫GTI嘿嘿笑的场景,这次真觉得差异像两个时代的代表。
你知道吗?这台Lafa5配了个160kW的电机,一身油冷系统,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滑板车,油冷让它一跑就是长时间不停地冲刺不发烫。弹射起步,真别说,这东西刺激!我就想象着,路上遇到个开GTI的,俩车一撞,其实我心里早就知道,零跑Lafa5的大脑比GTI还要聪明——感应、辅助、智能,一系列技术堆起来,堪比未来车。
等会儿,我翻了下笔记,看到零跑这个品牌,确实挺离奇,怎么讲呢?就是新人中规中矩的牌子,去年销售量只有几千辆,很少对比到大众这类经典老牌。新能源性能车的硬指标,零跑这次真没输。不像其他电车那样,充个电就跑个50公里,Lafa5支持不到6秒加速,续航降低也不多,可能100公里成本不到4块钱(估算的,别太较真),怎么说也值得一提。
你不会不知道,很多人还是会偏爱高尔夫吧?毕竟人家已经陪了咱们20多年。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东西到底哪个厂家的?大众的钢炮,GTI系列,也就那样,老实说,比起零跑的高速智能都要落后。如果扯得再深点,那为什么依旧有人会对GTI保持执念?
我朋友,开着个高中毕业买的小豆豆,跟我说:GTI光是硬件就老不少了,底盘悬架麦弗逊硬伤,传动还是传统的机械结构,性能就是那样——不过价钱不贵,六秒破百,十万出头的价格挺良心。车不比手机(这点我总觉得手机芯片几年就变得不耐用,但车上芯片可能还是那几块,像8650、8295P+啥的,匹配自己都费劲),说不定几年后,用得硬件都卡住,跟老手机的保值一样,充满变数。
而且,咱们经常会忽略一个点:这车的动力,是不是用久了就会像塑料娃娃那样虚假?没错,亮丽表面背后,是技术堆叠的虚幻。我有个疑问——这些智能驾驶、AI芯片,真的能长存么?还是像某些手机芯片一样,快用崩了,后续软件升级都不管用?
有一次我跟一修车的师傅聊,他说:修车的活,现在越来越靠软件了,车出了问题,不像以前一拆就知道硬件坏了,现在得靠诊断软件。我心里嘀咕,零跑Lafa5的激光雷达和AI模型,只能撑到什么时候?还得靠软件升级和硬件延寿,就是个大问题。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车的运动性能和智能性能到底哪个才是主流?我个人觉得,绝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开车那份操控感,即使用电,也会舍不得那种线性感。而智能部分呢?我倒觉得很多可能只是噱头——像我刚才翻相册看到夜景档的图片,显示那种炫酷的效果,其实体验感不到百分之百,特别是在雨天转弯时,激光雷达大概也愿意逃跑。
但说回零跑Lafa5这边,整个车的驾控确实下狠心,操控比我预期要好不少。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我记得去年那次试驾,底盘这块,虽然用的普通麦弗逊避震,但调校得还行,比起同价位里某些塑料感的车,Lafa5反应快,转弯很到位。我一边开,一边脑袋里还在琢磨——如果这车还要跟GTI比,差距在哪?光看硬件规格,还不一定看得出高低。
你会不会觉得,这种硬碰硬的对比,有点像人到中年一样?曾经风华正茂的英雄,现在被新势力挤压得晕头转向。其实我觉得,哪怕零跑Lafa5未来面临很多不确定,也好过那种安安心心的传统车,后者可能在硬件和技术追赶上,永远斗不过年轻的新能源。
有时候,觉得这个行业真奇怪。好像在拼命追赶未来,但未来是不是还藏在技术炸裂的那一刻,或者说,是在年轻人的心里?我自己曾经听过一段话——年轻人要的,不就是那一份‘运动’和‘智能’的体验感。但今天来看,真能抓住的,又有几个人呢?还是说,大家都在等待下一次技术爆炸?
其实这段时间,我最迷惑的,是这些看似高科技的芯片和雷达,到底能用多久?大佬们说,要用到2030年——我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洗脑,反正感觉手机用几年就跟老人一样,车里的芯片会不会也是?这些所谓AI大模型和激光雷达,是把我们带到还是把车变成虚拟?
我试想,未来的一天,车会不会彻底虚拟化——无非靠手机、平板在车里操作?又或者,像我刚才追思的那些英雄,一点点被数字化成动画,然后消失在记忆里。
让我们一边期待一边问自己:到底是新的科技吸引眼球,还是旧的操控更实在?或许,这就是这个行业最奇特的地方。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