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平台却不同命,大众辉昂实力也不差,怎么销量就一直不温不火?
老铁们,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来唠唠一辆特别有意思的车——大众辉昂。你说这事儿多玄乎?它和大名鼎鼎的奥迪A6L是同一个平台出来的“亲兄弟”,技术底子、底盘架构、甚至不少零部件都一模一样。按理说,这可是妥妥的“换标奥迪”啊!可现实呢?大街上你随便拦十个司机,可能有九个都能认出A6L,但问到辉昂,估计得挠头半天:“啥?大众还有这么高级的车?” 更扎心的是,它的销量常年在豪华轿车里排不上号,真是典型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说它配置低吧,人家后排有按摩、空气悬架、全车隔音玻璃;说它动力弱吧,3.0T V6发动机推背感一点不含糊。那问题来了:明明一身本事,为啥就是卖不动呢?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带大家好好盘一盘这台被严重低估的“西装暴徒”。
先说外观,辉昂走的是那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路线。前脸依旧是大众家族式的稳重设计,横向贯穿的镀铬饰条配上修长的LED大灯,气场这块拿捏得死死的。侧面看过去,车身修长,线条流畅,C柱之后的溜背处理也恰到好处,完全没有某些加长轿车那种“拖沓感”。说实话,这车停在路边,你不仔细看真以为是辆顶配帕萨特,但等你走近了,才会发现它细节里的高级感——比如那个隐藏式门把手,还有尾部贯穿式LED灯带点亮后的仪式感,都挺戳人的。
可也正是这份“低调”,成了它销量的“双刃剑”。你想啊,在中国这个市场,买BBA的人,图的不仅是车本身,更是那个车标带来的社会认同感。辉昂呢?车头一个VW标,后排老板坐着,前排司机一脚油门下去,旁边车道的宝马车主心里嘀咕:“哟,这帕萨特还挺能跑?” 得,身份感瞬间没了。有网友调侃:“开辉昂就像穿了件高定西装,但领口别了个优衣库的徽章。” 这话虽然损,但还真说到点子上了。
再聊聊内饰,这才是辉昂真正“越级打怪”的地方。坐进驾驶舱,你不会觉得这是辆大众,反而有种“咦,这该不会是奥迪A8吧”的错觉。大面积的NAPPA真皮、木纹饰板、金属拉丝面板,触手所及全是软的。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9.2英寸中控屏,虽然UI设计确实有点“大众祖传味道”,不够时髦,但胜在逻辑清晰,用起来顺手。方向盘握感一流,按键阻尼清脆,典型的德系精工范儿。
重点来了——后排!辉昂的后排,简直就是移动的VIP休息室。座椅宽大柔软,支持加热、通风、按摩,腿托还能电动调节。我试过一次长途,坐在后面跷着二郎腿,开着四区空调,听着丹拿音响,差点睡着。而且中间地台虽然还是有点高,但相比同级对手已经优化得不错了。唯一的小遗憾是,车机系统反应速度一般,偶尔会卡顿,要是能用上最新的MQB Evo平台那套系统,体验肯定更上一层楼。
动力方面,2.0T和3.0T V6两个选择。2.0T版本224匹马力,350牛米扭矩,日常开完全够用,7速双离合平顺性没得挑。但如果你追求激情,那必须上3.0T!299匹马力,440牛米,配合空气悬架,那种从容不迫的加速感,真的会上瘾。高速超车?一脚油门下去,稳得一批。不过话说回来,这车调校偏舒适,转向手感偏轻,路感过滤得很干净,开起来不像“驾驶者之车”,更像是一位沉稳的管家。年轻人可能会觉得“不够刺激”,但对家庭用户来说,这恰恰是优点。
智能化配置也没掉链子,L2级辅助驾驶是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停车再也不用担心刮蹭。只是,现在新势力都在卷语音交互、手势控制,辉昂在这方面就显得有点“保守”了。要是能加上人脸识别或者AR导航,估计能吸引不少科技粉。
那为啥销量还是上不去?咱们对比下竞品就明白了。奥迪A6L,品牌光环加持,哪怕低配也有人抢着买;宝马5系,“终极驾驶机器”的名号不是白叫的,操控乐趣拉满;奔驰E级,外观内饰直接“美到报警”,商务范儿十足。而辉昂呢?夹在中间,性价比比BBA高,但品牌力又撑不起溢价。你说它便宜吧,指导价并不低;说它豪华吧,又没BBA那味儿。定位上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辉昂的困境,本质上是品牌形象与产品力之间的错位。它是一台好车,一台被低估的好车。它适合那些不在乎车标、追求品质和舒适性的务实买家。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它太安静,太内敛,安静到很多人都忘了它的存在。
最后我想问一句:如果有一天,大众能把辉昂独立成一个高端子品牌,它会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你会为这样一台“实力派”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