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口车市场整体下滑32%的寒冬中,一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格外引人注目:雷克萨斯2025年上半年以超过8.5万辆的销量,不仅稳居中国进口豪华车销量榜首,更成为榜单中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品牌。这份亮眼表现背后,是其在产品力、服务体系与本土化战略上的深度耕耘,为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转型样本。
---
一、市场寒冬中的韧性增长
2025年中国进口车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口车总量仅2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32%。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均遭遇两位数跌幅,MINI品牌销量甚至腰斩。在此背景下,雷克萨斯以8.5万辆的销量(部分数据源显示累计达9.14万辆)实现同比正增长,市场份额逆势扩张。其主力车型表现尤为突出:
- 雷克萨斯ES:上半年销量突破5.8万辆,同比增长16%,位居进口轿车榜首;
- 雷克萨斯RX:中大型SUV市场标杆,销量超1.6万辆,同比增长19.9%;
- 雷克萨斯NX:以9389辆销量实现21%增长。
三款车型不仅包揽进口车型销量榜前五中的三席,更带动中大型车市场份额提升3.3个百分点。
二、增长背后的三大核心驱动力
1. 品质与可靠性构筑信任基石
雷克萨斯对制造标准的坚守赢得全球权威背书。2025年J.D. Power美国新车质量调查(IQS)中,雷克萨斯以最低故障率夺得全品牌第一,印证其"工匠精神"的实践成果。这一优势直接转化为用户资产保障——在《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雷克萨斯品牌整体三年保值率达60.51%,位列日系品牌榜首;ES车型更以63.89%的保值率居进口中大型车第一。高保值率既降低用户拥车成本,也强化品牌溢价能力。
2. 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
品牌独创的"有温度的豪华"理念贯穿用户服务链条:
- 售后保障:业内首创汽油车4年10万公里、电气化车型6年15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政策,近年更被多家新势力效仿;
- 二手车体系:2025年5月推出官方直营"雷克萨斯易手车",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打造"双认证"标准,解决传统二手车市场信任痛点;
- 电气化服务:作为唯一提供BEV(纯电)、HEV(混动)、PHEV(插混)全路径动力的豪华品牌,覆盖用户多元化需求。
3. 本土化战略加速落地
面对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需求,雷克萨斯启动深度本土化进程:
- 研发制造本土化:2025年2月宣布在上海金山区独资设立纯电动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基地,计划2027年投产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电动车型;
- 产品定义本土化:新一代ES全球首发选择中国,研发团队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将中国消费者需求融入设计;
- 文化融合:以东方美学哲学为基础,通过"匠心""静谧"等品牌标签与中国用户建立情感共鸣。
三、市场变局中的长期主义价值
当前进口车市场萎缩源于三重结构性变化: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力跃升、豪华品牌国产化加速、消费偏好转向实用理性。雷克萨斯的逆势突破,印证了其在行业变革中的战略定力:
- 技术迭代平衡术:在激进电动化与保守燃油路线间,选择多路径并行策略。主力车型全面电气化(如LX新增HEV版本),同时通过混动技术过渡积累用户认知;
- 价值锚点重塑:将传统"进口光环"转化为"可靠性+保值率+服务体验"三位一体的新价值体系,契合消费理性化趋势;
- 文化差异化路径:当行业陷入价格战与技术堆砌内卷时,其坚守的品牌文化成为稀缺资源。调研显示雷克萨斯车主对品牌文化认同度居豪华阵营前列。
四、未来展望: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协同进化
随着上海工厂进入建设阶段,雷克萨斯在华发展迈入新周期。这一布局具有双重战略意义:
- 供应链优化:借助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提升电动车型成本竞争力;
- 需求响应提速:本土研发团队能更快捕捉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等领域的创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化生产并非替代进口,而是形成"高端进口+本土电动"的双轨模式。正如其在华二十年积累的210万用户基盘,雷克萨斯正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将单一销售行为延伸为长期用户运营。
---
雷克萨斯的增长故事,本质是一场关于"如何在变革中坚守核心价值"的实践。当行业陷入技术路线之争时,其选择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原点;当市场追捧参数内卷时,其专注于可靠性这一豪华本质;当对手以价换量透支品牌时,其通过服务创新提升全周期体验。这种基于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或许正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随着上海工厂的落地与新电气化产品的导入,一个更懂中国市场的雷克萨斯,正在重塑豪华汽车的竞争范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