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车展镁光灯的聚焦下,零跑B10以29900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定价揭开面纱。这个价格较国内9.98万元的起售价高出150%,却在欧洲媒体测评中仍被冠以"价格屠夫"称号——同规格的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在当地售价达42900欧元。这组看似矛盾的定价数据,恰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全球化战略的绝佳注脚。
零跑B10的定价策略堪称全球化教科书案例。其国内9.98万元的超低价位,源于"四叶草"电子架构带来的23%电子系统降本,而欧洲市场溢价则依托与Stellantis的联合采购体系,使激光雷达成本控制在行业均值的60%。这种双轨制本质是技术红利的多级变现:在国内通过极致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在海外则凭借技术授权(向Stellantis收取LEAP3.0架构服务费)和品牌溢价获取高毛利。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欧洲业务贡献了25%的毛利率,有效反哺了国内价格战消耗。
B10搭载的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其83%的体积利用率不仅提升续航,更暗含供应链安全逻辑。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电池模组采用"中国电芯+欧洲组装"模式,既满足欧盟原产地规则规避关税,又保持核心技术在握。这种"半散件组装"策略,相较于蔚来换电站的重资产投入,展现了中国车企应对贸易壁垒的灵活智慧。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建立的全球195个城市气候数据库,使电池系统能适应从北欧极寒到地中海潮湿的极端环境,这种底层技术适配能力,比单纯的价格优势更具长期竞争力。
当德国《Auto Motor und Sport》记者惊讶于B10的AR-HUD能自动识别限速标志时,鲜少有人注意这背后是中欧团队的协同调校。零跑底盘工程师与Stellantis专家联合开发的"地域化驾驶曲线",包含了对欧洲人偏好线性加速、亚洲注重能量回收的深度理解。更微妙的是车机系统:保留微信小程序入口的同时,深度集成WhatsApp和Google服务,这种"数字主权"的平衡术,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文化适应力。
B10欧洲上市恰逢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首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的历史节点。不同于传统车企的KD散件出口模式,零跑带来的是一整套技术标准:其自研的27合一热管理模块正被法雷奥洽谈专利授权,激光雷达方案引发大陆集团技术合作意向。这种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跃迁,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业价值分配规则。据巴克莱银行测算,零跑每出口一台B10,带动国内供应链产值达18万元,是传统燃油车出口的3倍。
在里斯本街头,搭载V2G(车辆到电网)技术的B10正成为移动储能单元。这种源自中国福建光储充试点项目的技术,通过与欧洲电网运营商谈判电价分成,开创了"充电赚钱"新模式。零跑CEO朱江明在内部讲话中透露,计划三年内让欧洲10%的B10接入电网调节系统,这将衍生出比卖车更持续的利润来源。这种商业模式创新,或许比销量数字更能定义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质量。
尽管B10获得西班牙邮政集团2000台采购大单,但欧洲市场的真正考验尚未到来。大众即将推出的ID.2、雷诺的电动Clio都将主攻3万欧元价格带,而欧盟碳关税修正案可能对动力电池溯源提出更严要求。零跑应对之策是双线布局:在波兰建立电池回收中心满足循环经济法规,同时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洽谈合资工厂,以中东为跳板规避贸易风险。这种全球棋盘式的落子,展现了中国第二代造车企业的战略纵深。
当萨拉戈萨工厂的机械臂开始组装首台欧规B10,这已不仅是单一车型的海外销售,而是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的历史性跨越。在慕尼黑车展媒体日的喧嚣背后,一场关于出行产业未来话语权的静默革命已然开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