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

最近有个消息,闹了好几年的隐藏式门把手,终于要被锤了。不装了,摊牌了,监管部门要亲自下场整顿这帮不务正业的车企了。这帮产品经理里的行为艺术家,天天在发布会上吹什么风阻系数降低了0.0001,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原地飞升,羽化成仙,结果现在直接被一纸文件打回凡间,这就叫表演性自嗨。

文件说得很明白,2027年开始,你那些全隐藏的花活儿就别整了,要么半隐藏,要么滚回去用传统的。而且,核心中的核心,是必须带“机械冗余”。什么叫机械冗余?讲真,翻译过来就是监管觉得你那套电动破烂儿根本不靠谱,怕你关键时刻掉链子把人困死在里面,所以强制给你加个物理外挂。你修仙又是电又是光,又是智能又是AI,最后发现打架还得靠板砖。典中典。就问你丢不丢人?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说真的,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玩意儿真是积怨已久。他们管这叫科技感。什么叫科技感?冬天在东北零下二十度,你车门冻得跟一块铁疙瘩似的,电动弹出?弹个锤子。你掏出个锤子,或者用开水浇,哐哐哐折腾了十分钟,终于把冰砸开,拉开车门。隔壁开捷达的大爷看着你,眼神里充满了关爱智障的慈祥。这,就是他们PPT里吹上天的科技感。简直是反人类!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为什么车企非要跟一个门把手过不去?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东西好不好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跟你们长得不一样,我得显得高级。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舒服。大家一起发疯,卷配置,卷价格,卷一些莫名其妙的设计,看谁先把用户逼疯,或者谁先住进ICU。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至于好不好用,那是用户的事,反正钱已经收了。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我突然想起我大学时也喜欢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把诺基亚的壳子换成透明的,现在想想真是闲得蛋疼。

当然,这事儿得分开看。特斯拉搞这个,那叫品牌图腾,是“玄学”的一部分。人家用户买的就是这个调调,你跟他讲冬天会冻住,他会告诉你这是上帝给的考验,是为了磨练他的意志;你跟他说撞车了可能打不开,他会跟你科普特斯拉有特殊的逃生技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坏了菜了,果粉附体了属于是。但你一个刚出道两三年的新势力跟着学,就纯属东施效颦了。人家是信仰,你是真的不行。你看那个极越01,一把子整活,直接把门把手都干没了,换成按钮,结果月销量直接干到几百台,现在快成盒了。这就是不信邪的下场。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至于那个被吹了无数遍的“降低风阻”,那篇2014年的论文,脸都快被打肿了。降低0.0001的风阻,对续航的帮助,可能还不如你今天少吃一碗饭来得实在。为了这点所谓的提升,你牺牲了安全、便利、还有用户的维修预算。图啥呢?这就好比一个修仙的,为了让自己跑得快0.01秒,选择自断一臂。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计算核心,想不通这是什么操作。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怨妇,对着一个铁疙瘩疯狂输出,但这事儿它就是这么离谱。

还有那个开门方式,简直是一场大型迷惑行为艺术。365家车企,能给你整出365种不同的解锁姿势。按一下、抠一下、先按后面再掰前面……我上次帮朋友挪个车,在门边研究了三分钟,跟破解一个上古遗迹的机关似的,最后还是打电话问的。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维修更是重量级,普通门把手,几百块搞定。这玩意儿,动不动就上千,加个工时费,一千五没了。一个破门把手,修出了奢侈品的感觉,同行看了也得傻眼。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监管出手,车企不装了:隐藏式门把手,一场反人类的表演性自嗨-有驾

讲真,虽然我吐槽了半天,但第一次看到车门光溜溜的,确实觉得挺酷。人嘛,就是这么肤浅的视觉动物,不然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一开始也没市场了。

所以你看,这场闹剧的本质,就是一场车企不务正业、产品经理自我感动、消费者用钱包和安全买单的大型荒诞剧。他们试图用一些看似高科技的“压缩毛巾”,来掩盖自己在核心技术上挤牙膏的事实。现在监管出手了,一巴掌把所有人都打醒了,哭晕在厕所也没用。所以最终决定一个设计牛逼与否的,不是工程师,而是东北大哥手里的锤子。这,就是来自现实的降维打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