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儿咱用车社不聊新款,也先放一放那些高科技配置,说点实在的——夏季出门,安全第一!
毕竟,车再好,安全才是王道。
这盛夏时节,老天爷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间可能就是乌云压顶,电光乱舞,冰雹像不要钱似的往下砸。
提起这冰雹,我就想起我那倒霉哥们儿。
他刚提的宝马7系,新车还没捂热乎呢,就被冰雹揍成了“麻子脸”,车身布满凹坑,跟月球表面似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那这“强对流天气”究竟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大气层突然“炸毛”了。
它不像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绵绵细雨,而是暴脾气,来势汹汹,走得也快,但威力却大得惊人。
往往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鸣,倾盆而下的暴雨,甚至还有那硬邦邦的冰雹,给你来个“冰点”刺激!
前阵子,应急管理部和中国气象局都发出了警示,夏季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提醒大家务必做好防范准备。
所以,今儿个,咱用车社就和各位好好唠唠,面对这“老天爷变脸”,咱们开车一族该如何是好!
先说说这猝不及防的狂风骤雨。
各位,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清早出门,阳光明媚,心情舒畅,觉得这一天肯定会顺风顺水。
结果,快到傍晚,正准备下班回家,忽然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整个世界都变得灰蒙蒙的,仿佛城市都要被淹没了。
这是为啥呢?
据气象专家分析,这种短时间内出现的猛烈降水,最活跃的时间段通常是午后,尤其是下午四五点钟,几乎成了它的专属时段。
此外,早晨七八点也是一个高发期。
因此,对于上班族而言,常常遭遇“夏天一到,上下班路上总是下雨”的窘境,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气象规律。
雨中行车,绝对是对驾驶技术的严峻考验。
路面变得湿滑,视线也大受影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这第一条,就是降速!
减速!
必须减速!
重要的事情要重复三遍。
雨天路面附着力降低,车辆制动所需的距离会显著延长。
平时在市区道路可以开到60公里/小时,雨天最好把速度降到40公里/小时以下,甚至更低。
第二条,切记保持安全车距。
不要跟前车贴得太近,务必预留出足够的反应空间。
一旦前方车辆紧急刹车,咱们也能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应对,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及时开启车灯。
在雨天,由于能见度下降,适时开启示宽灯和近光灯,可以有效地提升车辆的可见性,让其他驾驶员更容易发现你的存在。
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远光灯!
远光灯的光线在雨天会被空气中的水滴散射,形成一片刺眼的光幕,反而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此外,还要格外留意路面积水情况。
遇到积水路段,切忌盲目涉水。
务必先观察水深,如果积水深度超过轮胎半径的一半,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险通过。
一旦发动机吸入雨水,导致熄火甚至损坏,那损失可就大了,维修费用绝对让你心疼不已。
如果确实需要涉水通行,那么请务必使用低速挡位,同时稳住油门,保持车辆匀速前进。
切记不要猛踩油门,因为这样极易将水吸入发动机内部,造成严重损害。
除了突如其来的强降雨,雷电也是强对流天气中不容忽视的风险。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雷击。
那么,如果在户外碰上雷雨天气,应该怎么做呢?
务必牢记,绝对不要停留在空旷地带,比如山顶、屋顶,或者孤零零的大树底下。
这些地方都是雷电特别容易“光顾”的目标。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寻找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紧头部,尽可能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降低被雷击的风险。
如果在车内,相对而言会更加安全一些。
因为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形成类似于“法拉第笼”的效果,能够有效地保护车内人员免受雷击。
但务必紧闭所有车窗,收起车辆天线,并且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在雷雨天气中,尽量不要在车内使用手机。
虽然手机本身并不会直接招引雷电,但是雷电所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可能会对手机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甚至导致手机损坏。
还有那硬茬子——冰雹。
这玩意儿,在夏季或春夏之交可谓是“常客”。
冰雹从天而降,冲击力可不是盖的。
如果在户外遭遇冰雹,感觉就像被无数个高速飞行的石块砸中,那滋味,绝对让你终身难忘。
所以,遭遇冰雹时,绝不能掉以轻心。
稳妥的方法是,迅速寻找安全的避护场所,比如坚固的建筑物内部、地下停车场等等。
假如你正在驾车,尽量将车辆停靠在路旁,或者寻找桥梁、涵洞等遮蔽物进行躲避。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避护场所,那就降低行驶速度,小心驾驶,尽量避免车辆直接暴露在冰雹的袭击之下。
更为关键的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可以用手臂、背包或其他随身物品,遮挡住头部,尽可能减轻冰雹可能造成的伤害。
强对流天气,变幻莫测,破坏力惊人。
上策,莫过于提前预防,及时躲避。
一旦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强对流天气预警,务必按照预警提示,迅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切记不可麻痹大意,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今天就先和各位聊到这里。
希望这些应对技巧能够帮助各位在遭遇强对流天气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确保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顺遂。
不知各位老铁有没有经历过强对流天气?
当时的情况如何?
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宝贵经验,让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家的经验分享,或许就能帮助更多的人避免潜在的危险。
用车社在此再次提醒各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愿各位都能平安驾驶,一路顺风!
正如《诗经》所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即使身处恶劣天气,也要保持警惕,谨慎前行。
因为,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