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浙江法院网站公布了最新消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杭州无忧传媒有限公司都新增了一条开庭通知。原告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案件涉及合同纠纷,预计将在11月24日于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无忧传媒方面对九派财经记者表示,由于2022年公司购买了一辆特斯拉,特斯拉预先垫付了7761元的新能源补贴,规定车辆在两年内行驶里程要达到2万公里;但到期后车辆里程未达到,特斯拉就拿不到国家补贴,于是要求退还这笔补贴款。公司方面没有通过沟通来解决,而是直接被起诉。目前,他们打算直接与对方协商和解,把相关款项退还给对方。
天眼查的资料显示,从2025年7月到现在,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新增加了30多条涉及合同和买卖合同纠纷的开庭公告,原告都是特斯拉,被告的企业遍及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等地,涉及建筑、制造等多个行业。
九派财经记者了解到,深圳、嘉兴和上海的几家企业都因为购买特斯拉车辆两年后行驶里程没达到国家补贴的标准,而被特斯拉起诉索要7000元到15000元不等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有一个企业负责人跟我们说:“我们已经跟特斯拉达成了和解,庭前调解上也和工作人员谈妥,把退还的金额稍微降低了一点。”
这位企业负责人说,之前他们公司买的特斯拉车屏幕上确实有一条《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不达标 补交款项的通知函》。里面写道:“因为贵公司购买特斯拉后,没有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行驶总里程的要求,所以你的车辆最终被确认无法领取国家补贴结算。按照合同,补贴已经被我们公司垫付到车价里了,现在你们需要补交这部分款项。请在收到通知后7天内,一次性转账到我司指定的代收银行账户。”
这份《通知函》还提醒你们,“如果贵公司没有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及时付款,咱们公司后续会采取法律手段催促,届时可能会产生律师费、诉讼费等额外支出,这些费用由贵公司依法承担。”
有公司员工反映,他曾收到特斯拉发来的短信提醒,说:“您的车辆快满两年上牌了,但行驶里程还没达两万公里,为了避免给您带来损失,请您多开几次车,多出门跑跑。”
九派财经联系了特斯拉方面,但是截止到发稿时还没有收到回复。有个熟悉情况的人士跟九派财经记者说道,关于企业客户,特斯拉购车合同里对车辆行驶里程有明确的规定。
之前,特斯拉中国方面曾对媒体表示,公司通知的补交款项对象并不包括私人用户。 被提醒补缴的这些客户,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行驶里程都未达到2万公里。
早在2018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四个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车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除了个人买的新能源乘用车和作业用专用车等特定类别的车辆之外,其他的新能源车得在两年内累计跑完2万公里,才有资格申请全部的财政补贴。一旦车辆卖出去、上了牌,车企可以先拿到一部分补贴,剩下的那部分,只有达到了里程的要求后才能拨付到位。
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山西泽州法院曾针对类似情况做出判决,认定只要在《汽车订购协议》中有明确约定,里程未达标就得退还新能源补贴。在西安那个案子里,双方达成调解,被告一次性退还了特斯拉国家补贴资金损失14175元;而在东莞那个案件中,法院认为因为被告自己原因,且经过多次催促,依然未能在车辆注册满两年内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没能满足国家对新能源车补贴的条件,所以判决被告应赔偿某新能源汽车上海公司国家补贴资金损失11088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