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新鲜事。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腾势,特别是那款叫腾势D9的MPV,简直是火得一塌糊涂。
很多人看到腾势D9,再回头想想它跟奔驰那段“过去”,都忍不住会问一句:奔驰啊,你当初放手,现在心里是啥滋味?
这事儿还真得从头说起,因为它不光是一个品牌逆袭那么简单,更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崛起的一个缩影。
在很多年前,那时候新能源车还没像今天这样普及,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尤其是像比亚迪这样搞技术出身的,总感觉在品牌形象上差了那么点“贵气”。
为了往高端市场走,比亚迪想了个办法,就是找一个国际大牌合作,互相借力。
当时,他们看上了汽车界的百年老字号——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
一个有顶尖的三电技术,一个有深入人心的豪华品牌光环,这俩凑在一起,听起来就是天作之合。
于是,双方各出资一半,共同打造了腾势这个品牌,定位就是高端新能源。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操作起来却没那么顺利。
两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造车理念差别太大了。
奔驰造车,讲究的是精雕细琢,品牌传承,节奏比较慢;而比亚迪呢,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思维,技术迭代飞快,讲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这种差异导致早期腾势推出的几款车,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销量平平,没能打开局面。
时间一长,奔驰可能觉得这个项目投入产出比不高,前景不太明朗。
所以在2021年底,奔驰做出了一个商业决定,把自己的股份从50%大幅度减少到了10%,基本上就是把腾势的主导权完全交给了比亚迪。
在外界看来,这无异于是一种“放弃”,意思是这个项目我不看好了,你自己接着干吧。
奔驰的这一步棋,在当时看是及时的止损,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能就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为被“放手”的比亚迪,反而被激发出了全部的潜力。
没有了合作方的掣肘,比亚迪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打造腾势。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压箱底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全部用在了腾势的新产品上,尤其是腾势D9。
这就得说说比亚迪手里到底有哪些硬核技术了。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DM超级混动技术,新款腾势D9搭载的是最新的第五代DM技术。
这套系统为什么厉害?
因为它精准地解决了中国家庭用车的核心痛点。
在城市里上下班,你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CLTC纯电续航能到200公里,用电成本极低,而且行驶起来又安静又平顺。
周末或者节假日要出远门,它又能用油,综合续航长达1100公里,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最关键的是,就算在电池没电的状态下,它的百公里油耗也只有5.85升,对于这么大一台MPV来说,这个数据非常惊人。
可以说,这套动力系统既有电车的优点,又没有电车的缺点,非常实用。
除了动力,舒适性和豪华感也是腾势D9的重头戏。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从比亚迪百万级豪车仰望U8上下放的技术——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说白了,就是一套非常聪明的悬挂,它能通过传感器提前感知路面的颠簸,然后瞬间调整悬挂的软硬,最大程度地过滤掉震动。
开着它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车身晃动很小,车里的人感觉非常平稳舒适。
这种体验,以前通常只在价格高得多的行政级轿车上才能享受到。
比亚迪把这种越级的配置放在了腾势D9上,一下子就把它的豪华档次提了上来。
正是有了这些核心技术的加持,腾势D9一上市,就直接冲击了过去由别克GL8和丰田埃尔法长期占据的高端MPV市场。
特别是丰田埃尔法,这款车在国内一直被视为“神车”,本身在日本的售价并不算特别高,但到了中国,因为明星效应和所谓的“身份象征”,被炒作到需要加价几十万才能买到,落地价轻松超过一百万。
而新款腾势D9的顶配车型,售价是45.98万元,连埃尔法加价后价格的一半都不到。
但它提供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含糊。
外观上,有独特的“紫气凌云”双色车身,看起来非常大气。
车内,配备了可以让人完全躺平放松的双零重力座椅,还带16点按摩功能,长途旅行简直是一种享受。
音响用的是法国的帝瓦雷品牌,效果堪比音乐厅。
顶配车型甚至还有一个一键开启的后部隐私遮挡装置,能把后排瞬间变成一个独立的私密空间,方便在车上开会或者打重要电话。
用不到一半的钱,买到的是同等甚至超越的豪华配置和更先进的技术体验,这笔账,消费者自然会算。
所以我们看到,腾势D9的销量一路飙升,经常一个月就能卖出一万多台,牢牢占据了30万以上MPV市场的销量冠军宝座。
根据2023年全年的数据,腾势D9的总销量超过了11.9万辆,这个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是断层式的领先。
它用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证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高端市场和国际巨头掰手腕,而且还能赢。
腾势D9的成功,其实也揭示了比亚迪现在强大的体系能力。
比亚迪就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资源库”,里面有刀片电池、DM混动、e平台、云辇系统、易四方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技术。
然后根据旗下不同品牌的定位,来灵活调用这些技术。
比如,面向大众市场的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主打成熟可靠的DM-i技术和e平台,追求性价比和实用性;定位高一级的腾势,就给它加上云辇系统,提升舒适豪华感;更高端的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就用上专门的越野平台;到了百万级的仰望,就把所有最顶尖的技术,比如能让车子原地掉头的易四方,全部配齐。
这种平台化、模块化的战略,使得比亚迪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地研发和推出新车型,而且因为核心技术是通用的,在数百万辆车上都得到了验证,所以可靠性非常高,成本也控制得很好。
这正是比亚迪能够持续推出爆款车型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比亚迪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汽车制造商,更像一个技术驱动的科技公司,它正在用自己的创新,引领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看着今天风生水起的腾势,奔驰后悔吗?
商业世界里没有后悔药,但这个案例无疑给所有传统汽车巨头敲响了警钟。
它说明,在新能源时代,汽车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的,不再仅仅是品牌的百年历史光环,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创新的用户体验和物有所值的价格。
从这个角度看,腾势的逆袭,不仅仅是比亚迪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自信心的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