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问界之后,小鹏、大众纷纷入局,增程式凭什么逆袭成主流?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一边是纯电车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一边是燃油车高油耗和环境污染,增程式电动车用看似“多此一举”的油发电方式,找到了当下出行难题的巧妙平衡点。过去几年,增程式电动车(EREV)常常被贴上“落后技术”的标签,被嘲讽为“脱裤子放屁”。

理想、问界之后,小鹏、大众纷纷入局,增程式凭什么逆袭成主流?-有驾

01 市场转变,曾经被质疑,如今真香了

曾被视为“过渡方案”的增程式技术,如今已成为车企竞逐的赛道。 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回忆道:“2020年在百人会上我分享的‘增程是未来的主力’,当时质疑声远远大于掌声。 ”

五年过去了,理想汽车不仅成功实现盈利,还带动了一波增程热潮。 问界增程车型销量占比更达90%,印证了市场对这一技术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车企踏入增程式电动汽车赛道,小鹏、智己这些昔日的“纯电信徒”也开始布局增程车型。 增程技术正从“高端专属”走向“全民普惠”,价格已从早期的20万元以上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

02 技术原理,看似多此一举实则精巧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配备车载辅助发电系统(增程器)的电动汽车,由发动机、发电机和控制器组成。 其核心特点是发动机与车辆驱动系统没有传动轴等传动连接,发动机不直接参与动力驱动,只负责发电。

工作模式分为纯电和增程两种:车轮驱动力由电机独立提供,当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无法满足车辆续驶要求时,增程器为车辆动力系统提供电能。

相比插电混动技术,增程的工作逻辑更加简单纯粹。 插混的逻辑很复杂:低速纯电、中速直驱、高速混动,发动机和电机之间不断切换。 而增程干脆利落: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永远不直接驱动车轮。

理想、问界之后,小鹏、大众纷纷入局,增程式凭什么逆袭成主流?-有驾

03 实际体验,油耗与性能的平衡

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汽车120万增程用户使用纯电总里程占比超65%,用电行驶时长接近90%。 工作日纯电占比更高,节假日纯电里程显著降低,这很好验证了“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设计初衷。

增程式车在油耗表现上也令人惊喜。 以一款增程式车为例,其最低荷电状态油耗(WLTC)为5.2L/100Km;接近质量的燃油车途昂WLTC综合油耗9.7L/100Km。 增程式纯电车油耗接近纯燃油车的一半。

通过数据计算,采用增程式发动机之后,油耗确实能够明显降低,同等重量下相比燃油车型可以降低40%左右的油耗。

04 全球适用,新能源普及的实用路径

从全球视角来看,增程式技术的适用性更加明显。 中国电车能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托底”,高密度的充电网络、低廉的峰谷电价,还有一整套政策红利。

换个国家就完全变了样:欧洲电价比油还贵,美国高速公路上桩都没几根;拉美、非洲更别说,有些地方连电网都还在升级中。

增程式电动车“不依赖充电桩”的特性,尤其适合充电设施不足的农村及极寒地区,与乡村振兴、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对于一些中国车企在海外卖得最好的,反而不是纯电,而是插混和增程。

理想、问界之后,小鹏、大众纷纷入局,增程式凭什么逆袭成主流?-有驾

05 环保效益,减排潜力可观

在环保层面,增程式电动车碳排放较传统燃油车降低50%以上。 若采用甲醇、乙醇等绿色燃料,减排效果将更显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当绿色液体燃料普及后,增程式将完全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成为碳中和的关键载体。

据估算,动用300万辆乘用车发电可以补足1亿千瓦的电力缺口。 这样国家电网不需要额外投资,车上的发电机平时也不会闲着。

06 未来展望,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杨裕生院士预测,到2027年增程式(含插电式)将占中国电动车市场的1/3,2030年提升至55%,与纯电动车、燃油车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不仅自主品牌对增程趋之若鹜,不少合资品牌也紧随其后。 大众、现代等品牌均已宣布,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车型。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增程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有望显著提升。 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增程式混动电池,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超越多数纯电车型,标志着“大电池+油箱”成为主流方案。

五年过去了,技术进步改变了这一数字。 现在增程系统1升油能发电3.65度,效率提升超过十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直言:“增程式不是过渡技术,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之一。 ”当绿色液体燃料普及后,增程式将完全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成为碳中和时代的关键载体。有时候,被大家看不起的,反而才是最能扛事的那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