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

昨天在路上遇到个朋友,他开的那辆M——对,那个刚换了新轮胎、还在胶条角落挤着气的家伙——停在路边。我们一聊,他皱着眉说:我这车,一次充满电能跑多远?我随口说:估算吧,450公里纯电,1600公里综合,你用的频率不同,实际能到手的可能会差点。他说:这个续航,够用一天了吧。我笑了:那得看你怎么用,比如我身边有个惯,出门带个充电宝,顺路找个快充桩,心里就踏实多了。现实中零快充的情况也不少,碰到天气糟糕、快充排队,心里还得琢磨:要不要改用增程模式。

要说增程器,这玩意就像你开车时发现油箱快空了,赶紧找到一个小油站,确保能走完后续路。这次新车用的,是一台小排量引擎+发电机的组合,技术跟早期的混动还不一样。比喻说,就像你骑自行车突然踩了个杠杆,车轮一蹬,差点能跑出个火箭感觉。这个增程系统,目标其实挺明确:保证长途无亏,就算后备箱放了很多工具、满载家庭,也不用担心油耗和续航焦虑了。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一把车友的调侃:开长途就看谁的电池容量大,谁的快充快。对比同级的别的MPV,比如比亚迪一款大七座填满空间,然后续航又差点意思,这次小鹏X9明显更进一筹。别的品牌也不是没在追赶。你会不会觉得,造车的技术比赛有点像大家追跑步,在一个场上比谁跑得快?我觉得,快充、续航、空间这些硬指标,谁都懂得比,关键是用起来顺不顺手。就算数据到位,没体验过那感觉,永远不知道自己心里打的那个感觉分有多高。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车的智能化真的会让人折腾吗?比如我隔壁哥,他用车几乎全靠语音控制,从不调座椅,觉得太麻烦。他一直觉得,车内的屏幕太多,操作起来反而被动。又或者像我,那天在想,自动泊车这事儿,是便利还是陷阱?搞不好,出个错还得叫修理工出来,真是嫌麻烦。你会不会觉得,技术越高级,越容易让我怀疑: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智能?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有驾

就是啊,你说,七座MPV,空间是重点,可要是车内气味太重,调节不到位,乘坐体验还不如小型车。小鹏这次也提到,第二排第三排的舒适度会优于以空间压缩为卖点的车型。我在想:那么大的空间,感觉是不是也意味着更高的油耗、更复杂的调节?或者,我是不是过分担心了?花时间拉直座椅角度,调个空调风向,比起技术加分,要实在得多。

我还记得,一位维修师傅曾说:我见过不少车,都是空间越大,问题越多。可能也跟我之前说的那个空间大之后,线路多,电控也多有关吧。说到这我又开始琢磨,后面那块磷酸铁锂电池,体积大不大?其实也就是个大铁块拼到车底。就像你堆一堆砖,想保证不变形,你得该铆的铆,该加的加。没细想过,这是不是某个秘密——车子把硬件堆堆放好,就是盆满钵满的硬指标。

想想这辆车,估计里程和充电时间的关系,大概也是一段心算。家用快充5C,充满几乎要一小时,粗略算,百公里能耗按15kWh/百公里估算,电池容量400多电池,能跑个几百公里,心里就算个值。实际用上,温度、车载负荷、驾驶惯,总会带点偏差;这就像做菜一样,调料放多放少,味道就不同。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有驾

我记得之前一个朋友说过:这车真牛,续航那么长,出门不怕。我心里想:实在是,车企这东西,选料、制造、调校,就像你做饭,一锅不一样的味道,关键在火候和配料。那些硬指标有时候说的太绝对,开车还得靠个感觉——比如你踩油门的力度和节奏。

说到这里,我还挺好奇,未来这些续航技术会不会再改进,变得更像我们手机一样升级换代?那样,谁还能说我车续航不够用?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有驾

你知道的,实际用车的感觉,远远不只是数据。而且,长途车上,偶尔遇到下雨,还是得提前规划充电+休息安排。你觉得,未来的友好型城市交通,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更依赖这种超级续航?

其实讲这么多,也没细想过,某天在车里,那一缕不经意飘来的香味,是不是也会成为我记忆中最香的味道?或许,某个隐藏的小细节,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将于下月亮相,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长途出行无忧的新一代大七座MPV-有驾

你会不会觉得,造车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在跟生活较劲?电子、机械,可以技术堆砌,可真正的体验还是得自己去感受——那种平凡的小瞬间,才是真切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