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11月21日,零跑A10迎来全球首秀发布会。会后,太平洋汽车与多家媒体同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零跑科技副总裁周颖展开深度交流,围绕产品布局、销量目标、市场竞争、全球化战略及品牌发展等核心议题,探讨零跑的发展思路与未来规划,以下是重点内容梳理。
零跑A10和Lafa5的销量预期如何?
曹力:Lafa5定位个性与大众化兼具,目标在同级车型中冲击月销近万的成绩;A10作为10万级越级产品,搭载激光雷达、高阶辅助驾驶等高端配置,叠加空间、续航及性能优势,市场潜力更值得期待,有望成为细分市场爆款。目前Lafa5盲订用户数量创下零跑车型新高,用户画像偏年轻,多为家庭增换购需求,对车辆个性设计和智能化配置关注度极高。
零跑Lafa5
2026年产品矩阵如何规划?百万销量目标能否达成?产能跟得上吗?
曹力:2026年零跑将延续产品发布节奏,推出5款全新车型+2款改款车,其中D系列3款、A系列2款,B/C系列同步更新改款。目前A/B/C/D四大系列已形成完整布局,各系列均有3-4款车型覆盖市场,且将保持年款、中改、换代的循环节奏。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 曹力
销量方面,2025年已提前完成50万目标,2026年剑指100万辆,其中国内市场承担90万左右份额,海外目标10万台以上。销量上将保持现有产品比例,A/B/C系列为销量主力,D系列作为高端线量略低。
产能方面,零跑有一个特点是产能跟着销量计划走,但不是说产能非常大,工厂吃不饱的节奏,是卡得刚刚好。我们全马力开足工厂生产的节奏,明年100万台的目标产能是可以实现的。
10万级市场竞争激烈,A10如何平衡越级配置与价格竞争力?
曹力:10万级市场需求庞大,但用户需求不止于代步,对舒适、科技及情绪价值均有期待。零跑依托全栈自研优势,将高端车型的激光雷达、高阶辅助驾驶、油冷电驱、CTC电池包等配置下放至A10,同时以更大面积软包内饰提升质感,实现同级别配置碾压。
零跑A10
核心逻辑是通过自研降低成本,把节省的费用投入到产品配置中,而非单纯降价。A10满配价格接近10万,产品力可与15万级A级车抗衡,这正是零跑“成本定价”策略的体现,也是其在激烈竞争中破局的关键。
零跑的全球化布局有哪些新进展?
曹力:目前零跑海外已布局700多家网点,其中欧洲市场占600多家,形成坚实基础。2026年将进一步扩充海外网点规模,产品端除现有T03、C10、B10外,Lafa5、C16将陆续登陆海外,A10作为全球化设计车型,明年也将推向欧洲市场。
定价上,A10将高于T03,且凭借平台化设计优势,在欧洲市场的性能与成本竞争中优于本土车企。海外销量目标明年实现翻倍,从2025年的5万台提升至10万台以上,未来将持续依托Stellantis集团的渠道优势,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零跑科技副总裁 周颖
如何看待纯电与混动市场趋势?零跑的技术路线如何规划?
曹力:长期来看纯电增长速度将持续领先,但混动、增程会在3-5年内保持补充比例,核心原因是部分用户仍有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零跑用户中80%选择纯电车型,而C16、D19等大车产品中,50%-60%用户倾向增程版本,反映出不同车型的需求差异。
同时,全球市场呈现分化特征,由于国内充电设施完善、电价优势明显,纯电更具竞争力;而部分海外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油价低廉,混动车型需求更高。零跑将坚持纯电为主、混动补充的路线,持续迭代三电技术与混动系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零跑C11
在实现稳定盈利的道路上,拐点何在?
曹力:我个人不认为存在一个突然的“盈利拐点”。零跑一直强调是以成本定价策略来做产品的,所以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营、正常向上发展,保持按照今年50万,明年100万,往后达成200万、300万、500万的目标在走,今年合理的利润空间控制在14%-15%。后续零跑也会保持这个利润目标,让公司能够稳健的发展,能够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更多的用户。按照这个节奏走,实现盈利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说做大了就要有更高的毛利,这不是零跑的风格。
与Stellantis、华为、一汽的合作进展如何?
曹力:与Stellantis合作进展顺利,双方聚焦优势互补,依托零跑技术产品力,结合Stellantis在海外的优势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快速扩大零跑品牌海外影响力,同时推进自研零部件对外供应业务,目前已与多家全球TOP主机厂达成定点或合作意向。
与华为的合作遵循“自研为主、开放合作”原则,零跑将坚持核心零部件与系统自研,同时不排斥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合作伙伴探讨合作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将及时公布。与一汽的战略合作已进入产品功能开发阶段,后续将在自研层面进一步探索合作空间,后续有进一步落地的信息也将会及时同步。
(文:太平洋汽车 赖家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