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驾驶员朋友都遇到了一个挺闹心的事儿,就是发现自己驾驶证上的记分到了周期末,本以为能自动清零,结果分数还好好地挂在那儿,一分没少。
有些人甚至因此发现自己的驾照状态变成了“暂扣”,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是不是交通法规又出了什么新变化,让扣分“不清零”了?
其实,规定并没有大的颠覆,问题往往出在咱们对规则细节的理解上,有些关键步骤被忽略了。
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清楚,看看这些分到底为什么会“赖着不走”。
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让人中招的一个情况,就是违章处理了,但是罚款没交。
现在处理违章很方便,大家习惯用“交管12123”手机应用,看到违章通知,点进去处理,系统提示扣3分,很多人就觉得这事儿就算办完了。
其实这只完成了第一步。
一个完整的交通违法处理流程,包含两个核心环节:一个是接受处罚,也就是确认扣分;另一个是缴纳罚款。
这两个环节必须都完成,这个违章记录在系统后台才算真正“了结”。
如果咱们只在手机上确认了扣分,但忘了或者拖着没有去缴纳那笔罚款,那么在交通管理系统的逻辑里,你这个违法行为就一直处于“未处理完毕”的状态。
系统会认为你这个任务还没做完,它会一直等着你。
可记分周期是有固定期限的,它可不等人。
当你的记分周期结束,系统进行结算的时候,它会检查你名下所有的记分。
当它发现这3分对应的罚款还没到账,就会判定为“违法未处理完毕”,因此这3分就无法被清除,而是会自动滚入你的下一个记分周期。
这就好比你新学期开学,结果上学期的作业没交完,老师让你带到新学期继续做。
这样一来,你新的12分周期一开始就不是满分,而是带着旧账,如果再有几次违章,就很容易达到12分的红线,那就要去参加满分学习和考试了,确实有点得不偿失。
其次,就是对记分周期的计算方式有误解。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记分周期就是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跟我们过元旦一样。
这个想法是错的。
驾驶证的记分周期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它跟日历年完全没关系,而是跟你拿到驾驶证的那一天紧密相关。
它的正确计算方法是,从你“初次领取驾驶证”的那个日期开始算起,往后推12个月,直到第二年对应日期的前一天24时,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记分周期。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驾驶证是2022年9月15日领取的,那么你的记分周期就是从当年的9月15日开始,到2023年的9月14日结束。
在这个周期内,只要你把所有违章的罚款都缴清了,并且累计扣分没有达到12分,那么到了2023年9月15日的凌晨零点,你的分数就会自动清零,恢复到12分。
所以,如果你是在8月份查看,发现分数没清,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你的“驾照年”还没过完。
想要准确知道自己的记分周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开“交管12123”应用,在“我的驾驶证”页面里,上面都写得明明白白,包括你的“初次领证日期”和当前记分周期的起止时间。
除了以上两个最常见的误区,还有一些情况也需要大家特别注意,因为它们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比如,对于持有C1驾照又增驾了摩托车驾照(比如D照或E照)的朋友来说,需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所有准驾车型的记分是合并计算的。
你的驾驶证总分就是一个12分的“大池子”,不管你是开汽车违章,还是骑摩托车违章,扣的分都会从这个共同的池子里扣除。
比如你骑摩托车闯了个红灯扣6分,那么你整个驾驶证的可用分数就只剩下6分了,这会直接影响到你开汽车。
再来说说实习期。
对于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第一年的实习期是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如果在实习期内被记满了12分,后果不是去学习考试那么简单,而是驾驶证会被直接“注销”。
注销的意思就是彻底作废,你得回到驾校,从科目一开始,把整个考驾照的流程重新走一遍,费时费力又费钱。
所以实习期内开车,一定要加倍小心,像单独上高速这种明确禁止的行为,千万不要去尝试。
万一真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扣满了12分,也千万不能采取消极“躺平”的态度,以为拖着不处理就没事了。
现在的规定是,一旦记满12分,驾驶员必须在15天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为期7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并参加科目一考试。
如果逾期不参加,系统会直接锁定你的驾驶证,使其处于“停止使用”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你既不能开车上路,记分也不会清零,问题只会越拖越麻烦。
而且,现在满分学习的成本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当然,规则变严的背后,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
面对这些规定,我们也有一些主动的管理办法。
比如“学法减分”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每年通过在线学习和考试,最多可以为自己的驾照挣回6分。
这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缓冲垫”,可以用来应对一些偶尔的、非故意的轻微违章,不至于因为一两次小失误就陷入被动的局面。
同时,对于“买分卖分”这种企图钻空子的行为,现在的打击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旦被查实,买卖双方都会面临严厉的处罚,不仅是罚款和扣分,还可能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对未来的生活造成长远影响。
所以,一定要杜绝这种侥幸心理。
总而言之,驾驶证记分规则的核心逻辑,是引导每一位驾驶员养成安全、文明、守法的驾驶习惯。
与其去研究规则的“漏洞”,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安全驾驶、避免违章上。
养成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违章记录和记分情况的习惯,一旦有违章,及时处理并缴清罚款,搞清楚自己的记分周期,别让一些小疏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道路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每一次方向盘前的谨慎,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