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

最近大家聊起买车,是不是都感觉和前几年不太一样了?

以前要是谁家提了辆纯进口的汽车,那绝对是件大事,感觉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可现在,风向好像完全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那些智能化的新能源车。

这种变化可不是凭空感觉来的,最新的市场数据把这个趋势清清楚楚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曾经风光无限的进口车市场,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整体销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

咱们先来看一组最直观的数字,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乘联会的统计,今年头七个月,咱们国家总共就进口了27万辆汽车,这个数字和去年同期一比,直接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要知道,进口车最火的时候是在2014年,那一年全国卖了143万辆。

现在这个销量,连当年的零头都快赶不上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一方面,很多以前只能靠进口的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现在都在国内建厂生产了,国产之后价格下来了,大家买起来更容易。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咱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实在是太给力了,不仅车造得越来越好,而且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直接实现了“弯道超车”,把很多原本属于进口车的市场份额给抢了过来。

在这场市场的大调整里,不同国家的汽车品牌表现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我们来看看主要的三大派系:德系、美系和日系。

先说说曾经在国内豪华车市场里说一不二的德系车。

提到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家都会觉得这是品质和身份的象征。

但现在,这些纯进口的德系豪华车日子也不好过了。

今年前七个月,德系进口车的总销量下降了45%,这个降幅相当惊人。

具体到每个品牌,宝马的进口车销量下滑了64%,奥迪下滑了39%,就算是市场基础很好的奔驰和保时捷,也分别下滑了27%和24%。

这说明,即使是品牌影响力这么强的德系车,也顶不住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变化。

如果说德系车是日子不好过,那美系车的情况就更加不乐观了。

今年前七个月,美系进口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46%,是三大派系里跌得最厉害的。

这里面有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林肯。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这个老牌的美式豪华品牌,前七个月的进口销量居然只有221辆,同比暴跌了98%。

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夸张。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从美国进口来的车,会发现一个现象:真正撑起销量大头的,反而不是林肯、福特这些美国本土品牌,而是在美国工厂生产的德系车,比如奔驰GLS,还有宝马的X6、X7这些大型SUV。

这就意味着,美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在高端进口市场上,竞争力已经非常弱了。

美系车的问题还不只是出在进口车上。

它们在国内的合资品牌,这几年的表现也一路下滑。

就拿上汽通用来说,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快三十年,在2017年的时候,一年能卖出超过200万辆车,那是何等的风光。

可到了去年,年销量已经跌到了43.5万辆,连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销量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严重的亏损和工厂关停。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为什么美系车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过去,它们靠着空间大、排量大、动力足的特点,还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但在今天,咱们的国产品牌早就解决了空间和油耗的矛盾,而且在内饰设计、做工用料和科技配置上,做得比美系车精致得多。

消费者的选择多了,眼光也高了,美系车那种传统优势自然也就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说白了,就是它们的进步速度,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进口车都在走下坡路呢?

也不全是。

在一片下滑的趋势中,日系车,特别是雷克萨斯这个品牌,成了一个例外。

今年前七个月,日系进口车的总销量超过了十万辆,其中雷克萨斯一个品牌就占了八成以上。

更厉害的是,雷克萨斯是所有进口豪华品牌销量前十名里,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它的主力车型雷克萨斯ES,卖出了将近7万辆,稳稳地排在所有进口车型的第一名。

为什么雷克萨斯能顶住压力?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它不跟德系车拼操控,也不像美系车那么张扬,而是主打可靠的质量、极致的舒适性和周到的服务。

对于那些仍然喜欢燃油车,追求省心、安逸的消费者来说,雷克萨斯依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然而,真正给整个进口车市场带来根本性冲击的,其实是咱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汽车。

当进口品牌还在燃油车的世界里相互竞争时,中国的高端汽车市场格局已经被新能源车彻底改写了。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50万左右价位的市场,问界M9、腾势D9、理想MEGA这些国产新能源车型卖得非常火爆。

特别是问界M9,7月份一个月就卖了一万多辆,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很多同价位的传统豪华品牌。

进口车市场大变天,日系崛起德系退,电车增长意外疲软-有驾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纯进口的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进口纯电动车的销量暴跌了81%,插电混动车也下降了61%。

它们在整个进口车市场里的占比,已经从去年的3%萎缩到了今年的2%。

原因很简单,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国外的传统豪华品牌反应太慢了。

它们推出的电动车,无论是在智能座舱的体验、自动驾驶的水平,还是在续航和充电的便利性上,都和我们的国产品牌有明显的差距。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操作汽车,习惯了车子能不断通过软件升级来获得新功能。

相比之下,那些好几年都不更新换代、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水平的进口车,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总的来说,中国进口车市场的这场大洗牌,背后反映的是整个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

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品牌光环和进口身份就能卖高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际体验,是技术上的领先,是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这场变革中,咱们的国产品牌抓住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机遇,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突破。

而那些反应迟缓、固守传统的进口品牌,市场份额被压缩也是必然的结果。

未来,进口车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它们将更多地存在于一些非常小众和专业的细分市场,成为满足少数人个性化需求的选择,而大众主流市场,将越来越多地由技术更先进、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品牌来主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