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在车友群里瞟见那张价格截图,说是某新电动车卖13.88万,咋感觉像玩笑话,多年前合资燃油车还敢叫二十多万呢。这回厂家玩命卷,还真有点搞不清账。表弟在4S做销售,昨晚在群里发了个丧气表情包:“这一波降价,晚上又得跟领导挨批,说不准年底抓头发。”合着这新能源风头,不只用户着急,店里的小哥也不轻松。
街角那家老修理铺,师傅们中午吃饭时聊到这款电车动力,说310kW四驱,“跑得猛,用得少呗,一半小年轻冲个加速玩票,一半老辈子还是习惯慢悠悠。”有师傅提醒我,“这猫电机峰值,纸上功夫多,平常不咋用,别当着天天地板油。”听了以后我才明白,那些官方零百4秒多的参数,大多数时候真遇不着,毕竟市里红灯多,谁能一直猛踩呀。
我隔壁王叔家换了新车,实际说续航也逗,一官方号称600多公里,全家本来计划清明自驾,跑了趟省道回来,表显还剩二百多,小王摇头:“正常开,市区巡航还差不多,高速加空调就缩水。”不过电动车这东西,冬季电池掉电挺显著,年头里,邻居冬天走亲戚,冷风一吹,续航缩水得厉害,群里有人感慨“买车还得看路况,东北跟江南确实不一样。”有人还在群里问,有啥牌子电暖包能用,听说对提升冬季续航有点用处,真假难说。
配置层面,厂家这两年啥都加,大屏外加氛围灯都快成标配。可卖点也奇怪,有人说中控台像家里电视,界面花里胡哨,实际用起来,“要不是年轻人,老人拿着按半天都没反应。”还有销售说新车有智能驾驶,“你试试让它自己进地下车库,看它认不认得坡道”,结果隔壁大哥去年开智能泊车,直接蹭了墙皮,修了小半个月。师傅劝我别什么功能都真用,安全才是要紧。
车身这体型,说宽也宽了不少,以前捷达、小福克斯那种小个头,现在正流行尺寸大的,带娃出门舒服,但转弯确实不及老款灵活。我家楼下停车位窄,前两天新电车掉头,直接剐蹭上隔壁的旧桑塔纳,说到底宽大就是个双刃剑。后备箱倒是挺能装,我亲戚家三口出游,两大箱随便塞。冷门配置嘛,听销售提一嘴,副驾座椅有个隐藏加热,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冬天倒是舒服。
倒回保值这一块,说实在,这几年新能源降价堪比手机换代,去年买的车型,隔年掉几万不带眨眼。群里有人调侃,买台纯电像开科技理财,“刚买怕技术快淘汰,等一等价格又能跳水。”修理铺王师傅说,“三年后再卖手里这车,差不多得打七折。”车主们心里明白,买电车图个便利,别指望二手值钱。
新能源疯狂投新平台,插混、增程、纯电全给上,节奏快得像换壳手机。老刘说油改电其实不少毛病,偶尔还真遇到动力系统抽风,去年他家换的那台,就是刹车模块老报故障码,连着跑了两趟售后。厂家更新那么快,附近的跑车圈群友常感叹:“电车一年出两代,生怕刚买就淘汰。”不过售后修理说现在配件好找,城里店面维修熟练,图方便这种倒是实在。
有个用车误区也时有发生,前阵子表妹新车回家,还当油车用惯了,天天低电量瞎跑,后来才明白电池长期低电用其实伤电芯,修理师傅提醒努着充满,别总捉到最低才去充。“充电心理跟加油不同,电车最好别饿着。”这经验听着有点新鲜。
对了,市场这风头,说变就变。表哥年前刚买的老款,年后见新车价格一跌又蹭了配置,整天扯着说:“厂家还记得考虑我们老车主吗?更新这么快,心理不平衡。”有车友群里玩笑:“电动车,现在买就是赌个新奇,明天降价谁知道。”用车环境一天天变,说到底落地体验最重要。
家里邻居昨天在秋衣群里开玩笑,说下月上市的新车能不能开到十万以下,“要真能这样,老头老太太都能开超跑了。”师傅拍了下脑袋,感慨:“现在卷得都没边儿了。”归根到底,用车这玩意儿谁能用顺心就好。
至于新配置、动力,传说又有新款会用无框门,听说下雨容易漏水,真假不明。这两天周围的早点摊还在猜,下家谁先降价,谁技术先升级,反正瓜天天有。说不定下个月又出什么“百变旗舰”,这车市折腾得,让修理师傅都拉不住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