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梦想家讲中式美学,配置功能全,豪华定义变了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随着新能源汽车越做越豪华,那些最懂东方式审美、最会讲本土故事的车企,纷纷都开始往“中式美学”上猛加“buff”。这两年不是“移动江南园林”,就是“移动车厢里的紫禁城”。岚图梦想家这次直接被叫做“移动故宫”,这名字就不简单。你想想,故宫是什么?中国历史的顶流IP,金碧辉煌的身份象征,一大堆画面感都挤在这俩字里。

那为啥造个MPV非得卷到“中式豪华”这个维度?它到底想表达什么,有没有搞头,还是只是炒作的一种新手法?我觉得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不止一点。

先说说“金銮红”的事。这名字一听就不便宜,实际上它是从故宫主殿配色“借来”的灵感,把红、金、黑等色彩元素往车上一铺,整出一种不俗气但气派的感觉。车企说“这样才叫中国式豪华”,可问题来了——你觉得汽车真能还原故宫的那种气场吗?视觉上能做个表面,但气质能传递多少其实打个问号。很多人买车,看中的还是使用体验,装饰再精巧,也不能天天拿皇宫的标准来自我要求,难不成我开着去上班,还得自带龙袍吗?

往深里想,其实这是对“高级感”的一种重新定义。中式豪华,有没有可能就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过去讲豪华都学奔驰、宝马、劳斯莱斯那些套路,讲究线条、皮革、金属、钻石切割……而这两年,车企开始反思:为啥中国人只能仿欧美?我们的美学为什么不能被主角化?于是,“中式美学”成了豪华的新标签。斑马木纹也好,映山河面板也罢,说白了,就是努力找自己的路数,不跟着外国的优雅跑,要有“我得带点中国范儿”的感觉。

但这里就有个悖论,你觉得买得起三四十万MPV的那波人,是因为喜欢那个金銮红还是因为配置堆料到家?咱们不客气地说,很多有购车预算的人其实对“东方意境”只是加分项,最在乎的还是功能:空间大不大?座椅舒服吗?科技配置够不够前沿?电控、电池靠谱不靠谱?“文化加持”是情怀,真正下单是理性。

你看岚图这车,给它贴了“移动故宫”的标签,实则是为了跟腾势、理想、极氪这些高端国产MPV拉开差距。现实是功课做得不赖:纯电续航350公里,5C超充技术,零百加速5.9秒,智能座舱啥都有,这些才是动真格。人家你要问它为什么贵、能不能和进口车掰手腕,它给你一张表,你自己看:按摩座椅26点,吸风通风,电动隐私帘,冷暖冰箱,17.3英寸屏幕,“你要吗?”这才是杀手锏。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跨界设计背后,其实是在反映中国人消费观的升级?以前买MPV是为拉货,现在买MPV是要全家能舒服、能有面子、还能彰显个性。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花哨?“获取认同感”的潜意识在作祟,谁不想自己买的车能让朋友多看两眼,孩子坐着喊舒服,丈母娘也夸一句懂生活。这时,“移动故宫”就如同手机拍照加“美颜”——本来你也不错,加点滤镜更让人喜欢。

但问题也在这爆款趋势里露头了:表面上看,所有新势力都在比谁更懂本土美学,实则还是在拼谁能让消费升级这词落地。你认为豪华是文化,那我就给你加点金红配色;你认为豪华是智能,我就堆芯片座舱和各种智驾功能;你认为豪华应该和电动化挂钩,那我就刷最长续航、最快补能。结果就是,豪华再也不是西装革履那种“离我们很远”的东西,豪华已经通过MPV变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审美体验,大白话说就是“谁家孩子都能开上有面子的车”。

这里就有个更大的设问:豪华是不是有一天会变得家家都能拥有,变成了“日用品”?豪华是不是等于个性化?

岚图梦想家这次的核心打法,就是用“高阶智能”和“东方审美”两条线把高端新能源MPV的门槛拉高。你看干坤版,华为ADS 4.0,192线激光雷达;鲲鹏版,230种车位辅助泊车——这些原本只能在旗舰车上见到的,开始下放MPV领域。以前大家都觉得MPV是商务接待,司机油腻、老板坐后排;现在纯家庭用车越来越多,不仅要空间大,要科技,还要安全。这一波年轻家庭选MPV,就是为了下班带娃,周末出去野,自己开着也不掉价。

岚图梦想家讲中式美学,配置功能全,豪华定义变了-有驾
岚图梦想家讲中式美学,配置功能全,豪华定义变了-有驾

这也是中国新能源车最大的底气。敢把最新最好的技术用在最没面子的车型上,把“原本无感”的MPV硬生生做出身份和品味。所以,岚图梦想家说自己是“移动故宫”,其实是让MPV从厨房重地变成了客厅的中心:我不是只会装人装货,我还能撑场面、讲故事、炫科技。

至于选鲲鹏还是干坤、PHEV还是EV?这不就是新时代的“选择自由”嘛。你要油你要电,你要智驾还是要省钱,你能选。而且买新能源,你也别太相信官方数据——实际体验和宣传永远隔着一层,经销商说一嘴,不如你自己去试试,同样技术,有的人一脚油门就激动,有的人就是觉得跟卡丁车一样,体验见仁见智。

岚图梦想家讲中式美学,配置功能全,豪华定义变了-有驾

还有个角度值得琢磨:品牌识别和保值率。岚图在中国新能源品牌里算是上升势力,但要说认知度,一线城市可能接受度高,三四线城市还得市场慢慢熏染。保值率也是老话题,这一波谁能活得长,得看五年十年后二手市场怎么说话。现在大家都喜欢“新贵”,但老钱和新钱的逻辑差别很大。

说到底,“移动故宫”这概念本身就是一次尝试,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市场试探。它能不能真的打动人、能不能成为中国豪华车的新符号,还得看大家的反馈。你觉得这些“中式豪华”有趣吗?它会像故宫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么?还是只是下一个一闪即逝的营销梗?

最后,如果让我给你点建议:预算充分,对智能驾驶和文化审美有执念,可以试试岚图梦想家干坤版;如果只在乎功能和性价比,鲲鹏版也不差;插混和纯电,还是得看你家充电方便不方便,跑长途多不多,用车场景自己掂量,别听别人忽悠。亲自试一试,亲自坐坐,亲自开开。这才是理性消费的真谛。

时代在变,审美在进化,所谓“移动故宫”,是科技和文化的一次结义。它不只想让你开得舒坦,更想让你觉得,“我花的钱不仅买到功能,还买到了情怀”。你信吗?我反正觉得挺有意思,等着看它下一步还能发明什么新花样。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