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动车省下的油钱,全得贴给换电池!”这句话是不是听着耳熟?身边总有人用这种说法劝退想买电车的朋友。尤其是一台20万的车,换个电池要七八万的说法,更是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算算这笔账,看看电动车的电池究竟会不会成为钱包的“刺客”。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根据中保研发布的报告,市面上主流电动车更换电池的费用确实占到车价的30%-50%。比如2020款小鹏G3换电池要9万,2021款比亚迪汉更换费用在8.5万上下,基本符合这个规律。不过这里有个关键细节:这些报价都是“零整比”计算的结果,相当于单独购买电池的价格。实际上,绝大多数车主根本不需要自掏腰包换电池。
咱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杭州的张先生2019年买了辆比亚迪唐,去年发现续航明显缩水。4S店检测后发现电池容量衰减到75%,直接给他免费换了全新电池组,总费用6万多全部由厂家承担。原来国家早在2016年就强制规定,新能源车必须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三电质保,现在主流品牌更是卷到了“首任车主终身质保”。只要不是人为损坏或者泡水事故,正常使用导致的衰减都能享受免费服务。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要是磕到底盘伤到电池怎么办?这时候就该保险出场了。去年王女士的特斯拉Model 3被追尾导致电池受损,保险公司不仅赔付了11.2万的电池费用,连1.9万的工时费也全包了。现在的车险早就把电池纳入保障范围,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交通事故,都不用担心天价账单。
再说说电池寿命的真相。很多人总拿手机电池做类比,觉得两三年就得报废。其实动力电池和手机电池完全是两码事,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研究显示,现在的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普遍超过1500次。按每天通勤30公里计算,充满一次能跑400公里的车,电池寿命足够支撑13年。上海的李阿姨开了7年的比亚迪e5就是个活例子,现在充满电还能跑出标称续航的85%,日常接送孙子完全够用。
厂家们为了打消顾虑也是各出奇招。蔚来的换电模式让电池像“充电宝”一样随时更换,宁德时代推出的“巧克力电池”能像积木一样拼装;小鹏的智能温控系统能让电池冬暖夏凉,有效延缓衰减。更别说车企都在拼命延长质保期,生怕消费者觉得保障不够。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像北京刘先生2016年买的某品牌电动车,今年电池衰减严重却面临厂家倒闭,最后自费4万换了电池。这种情况属于极端个例,现在买电车认准主流品牌就能避开风险。还有个省钱妙招分享给大家:定期做电池健康检测,保持电量在20%-80%之间,夏天停车尽量选阴凉处,这些小习惯能让电池寿命延长好几年。
说到底,电池技术这些年进步的速度远超想象。2015年电池成本还要887元/度电,现在已降到784元,未来固态电池普及后成本还会更低。回头看十年前花20万买电动车的车主,现在可能真要面对换电池的问题;但现在花同样价钱买的车,等到需要换电池时,说不定新技术早就让价格腰斩了。
所以啊,下次再听到“换电池贵过买新车”的说法,咱们可以自信地笑笑。就像十年前有人说“手机电池用两年就得扔”,现在谁还不是整天插着充电宝用?技术进步和行业规范,早就给电动车的电池问题上了双重保险。与其担心看不见的电池开销,不如好好享受电车带来的静谧驾驶和每公里几分钱的出行成本,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省钱之道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