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上市,历时二十多年,自主车企再迎新起点

一觉醒来,奇瑞过会了,港交所官宣,朋友圈一片刷屏。看着屏幕,心里冒出来一句话,这场20多年的长跑啊,终于跑到了终点,但更像是刚进检录区,预备枪一响,新的赛道拉开大幕,那味道,说不上激动,反倒有点恍惚。中国汽车出海这事儿,本来就有点玄学属性。这次奇瑞,要用真金白银和全球市场,好好和世界算一笔新账。

1300万辆,什么概念?一台车串联100公里,能从长江头排到海南岛。2700亿收入,143亿净利润,这体量早就该见世界。偏偏故事折腾了快三十年,奇瑞这只早就有海外野心的“土鳖”,终于叩开港股这道门槛。港交所选的不是刚出道的玩家,这次来真格的,单项目募资上百亿,妥妥成年度最大车企IPO。

奇瑞港股上市,历时二十多年,自主车企再迎新起点-有驾

这股风,吹得全网有点飘。说白了,国内市场能卷,海外才是真的赛场,出口增长不是喊口号,要看大单,拼真功夫。中国汽车,谁给市场灌的鸡血?新能源谁带起来的?这些年说得最多的,就是自主品牌觉醒。什么觉醒,不就是从芜湖那几栋草房子里,熬到现在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脸上那点老茧,被港股资本市场香到都软下来了?

回头看,奇瑞的故事,太典型。一窝人在芜湖攒生产线,拉着自家兄弟造第一个风云。奇瑞QQ造出来,国民轿车,谁没被广告绕晕过?这车刚上市那阵儿,家里有亲戚买一台,能当新闻讲一个冬天。奇瑞如何一步步混进中国头部,海外销量比国内还能打?复合增长70%营收,净利润涨到143亿。可不是所有车企都能在燃油车衰退的关口,营收还能七成靠老本行。卖得好,活下来,出得去,这三件事,每一条都够喝一壶。

别看现在新能源说得热闹,奇瑞其实不是第一个下手的。早两年市占率风口,谁还看得上油车?都盯着比亚迪、理想、小鹏起势。那会儿,奇瑞主打一句——“新能源不客气”,是等市场教育了大半天后才补的作业,就这,后来居上,混动加纯电,双通道模式玩明白了。iCAR、智界系列一出,增速足够讲个好故事。58万辆新能源,232%的年增速,直接把很多号称转型的玩家甩在身后。

有网友说奇瑞像啥?有点像中国手机行业的传音,国内口碑没那些流量,但有海外市场当靠山。22年头号出海,100个国家卖车,别人叫自己国产,奇瑞在非洲、拉美直接成了“地头蛇”。今年销量229万,海外114万,新车在中东、欧洲趴趴跑。全球中国车卖五辆,起码有一辆是奇瑞,懂行人一看,这是真Start-up时代活下来的硬骨头,一个字,稳。

奇瑞港股上市,历时二十多年,自主车企再迎新起点-有驾

新一轮浪潮,新能源和AI加持。内卷到地板价的智能驾驶,吉利大模型,小米造高端,整个赛道推陈出新。国外不闲着,欧盟燃油禁令,俄国加税,美国那边贸易壁垒。车圈局势还能不卡壳?真以为供给侧改革靠嘴?奇瑞这波,最大看点就在于,如何守好燃油基本盘,不丢面子,还能新能源发力,有点意思。

翻翻招股书,2022到2024,营收三年涨三倍,净利润一路蹦到143亿。新能源收入比例眼看着往上蹿,马上三成到顶。最逗的是逻辑,早期海淘模式,性价比才是王道。非洲、拉美、东欧,瑞虎7加大空调,中东你走一圈,SUV能应付四十多度高温。欧洲市场Omoda5,导航、娱乐全部本地化,各地分策略,整得明明白白。

说实在的,IPOn光不是为钱,算是“正名”,能进资本圈才算获得全球“信任投票”。上市背后,是数年混改,资金优化,监管把关,做足了作业。混改引资,ESG治理,这波弄得规范。港交所好久没大项目了,遇上奇瑞,正好需求对口,彼此都懂。

下步怎么走?募资用在哪?新能源平台,电池、电驱技术,说白了,押注未来三到五年。2025计划,一口气推八款新能源,价位覆盖10万到40万,一年40万辆目标。高端品牌星途,智能驾驶自研系统CNOA,城市点对点搞定自动驾驶。前有传统燃油,后有AI上车,主力矩阵一个不落。

新质生产力成主题,研发砸钱绝不手软。三年100亿,明年研发队伍扩到2.5万人,要建300个实验室。上海、芜湖、欧洲、北美、南美、中亚,全是实验室,全球抢人才。招1000多海外工程师,欧洲团队直接在维持前沿节奏。车企玩到这份上,有点像互联网卷研发那一套,但这才是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新能源渗透率,还能冲。现在全集团新能源车型销量二成多,行业零售渗透率一半打底,这个增量空间大得吓人,奇瑞要追上头部,正是窗口期。全球新能源,欧洲计划六成渗透,北美三成打底,奇瑞主攻这些市场,空间就是一眼望不到头。

三年前“瑶光2025”战略,打通13个体系,电池、智能驾驶、云平台、AI伙伴,火星架构、鲲鹏动力这些概念,哪一项拉出来都能单做一个产业链。玩资本,拼技术,靠产业链自成体系,一步步拉开差距。

港股上市能给它啥?不只是市值,还有国际讨论度,话语权,全世界媒体都在瞄着。奇瑞要证明中国老一代制造业不是只守着老思路,新能源、智能驾驶、全球产业链整合,能给出新故事。资本市场要的,不是短线刺激,是能讲三年、五年、十年大局观的“确定性增长”。

出海之王,IPO不是终点,是起点。站在千万辆的积淀上,全球市场大门已开,新能源下一站,智能驾驶加速度。中国汽车产业不是低价竞争,也不是单纯拼出口量,是制造、研发、智能化一次性全部升级,各自品牌扎根本土市场,反手横扫海外。换言之,谁能代表中国造车趋势,新时代产业竞争,奇瑞用自己28年上马拉松,卷出了新故事。

奇瑞港股上市,历时二十多年,自主车企再迎新起点-有驾

把话抛给读者,谁能想得到,20多年前一队芜湖草根创业者,今天能带着自家的每一公里,驶向全世界?下一步,中国车市谁是“永远的王”?世界最终是谁的主场?等着看新回合。

本文倡导正能量,如果发现表达不当,请及时联系指正。小编写文真不易,留言、点赞就是最大的支持。关注后更有动力持续带来新鲜解读,祝大家前程似锦,事业步步高。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