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CEO最近又放风了,讲真,这事儿我听着就想笑。
他说,大家不要放弃奥迪要做硬派越野的梦想。

这话说得,搞得好像全世界车迷都在为奥迪能不能出一台硬刚奔驰大G的车而彻夜难眠一样,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都没这么值得关心。不就是想在奔驰的自留地里刨两铲子土么,说得跟要拯救世界一样,不务正业算是让你们玩明白了。
这操作,典中典。
宝马前脚刚说要进场子,奥迪后脚就喊“我跟”,生怕自己被落下,那种高中生考试前互相打探“你复习了没”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坏了菜了,BBA现在卷得连姿态都不顾了。
但问题是,这块市场,真的是你奥迪想进就能进的吗?
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买奔驰大G的人,他们到底在买什么?
是买那台V8发动机吗?是买那三把锁吗?是买那个非承载式车身吗?
是,也不是。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大部分买大G的人,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知道那三把锁的开关在哪。他们买的,是那个方盒子造型,是那个硕大的三叉星徽,是把车停在酒吧门口时,路人眼里那种“虽然不懂但感觉很贵”的崇拜。
这玩意儿早就不是车了,它是一种社交压缩毛巾。平时看不出什么,一到需要撑场面的社交场合,往水里一扔,瞬间就膨胀成一张巨大的、写着“我很有钱”的脸。
这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
你跟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去谈性价比,去谈技术参数,就好像跟修仙的人去聊量子力学,他只会觉得你在狗叫。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同样的道理,会买大G的人,就是为了成为“开大G的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奥迪现在想进来掺和,面临的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仰层面的降维打击。
奔驰大G已经修成了“金钟罩铁布衫”,在品牌玄学上直接得道成仙了。你奥迪一个玩灯的“雷电法王”,非要跟人家肉身成圣的去硬碰硬,你拿什么打?
更搞笑的是,奥迪设计总监还说,他们的车不会是G级或卫士那种方盒子,而是“别具一格的车型”,而且还是电动的。
我听完这话,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硬派越野的灵魂就是方盒子,你给我整个流线型的,那叫硬派越野吗?那叫硬派铁憨憨。你再整个电动爹,跑到无人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电量还剩10%,车主是准备现场表演一个光合作用吗?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科技树点的也太歪了。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
他们想蹭硬派越野的热度,又不想真的去搞硬派越野那一套脏活累活。不装了,摊牌了,就是想搞个样子货,去收割那些既想要硬汉标签,又觉得自己很环保,还对奥迪品牌有那么点迷之执念的新中产。
讲真,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不存在什么体面的切蛋糕,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奥迪如果真想掀桌子,就别搞那些“别具一格”的花里胡哨。
你就直接复刻一个方盒子,挂上四个环,内饰用上A8那套,然后价格直接腰斩。就问你怕不怕?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玄学对抗玄学。你奔驰不是信仰吗?我直接用人民币击穿你的信仰。让那些潜在的大G车主,站在你的4S店里,看着相似的造型,更豪华的内饰,一半的价格,陷入沉思。
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是不是有点太贵了。
这才叫掀桌子。
当然,奥迪还有自己的小算盘,什么基于Scout平台在美国生产,规避关税。这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解决不了战略上的尴尬。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只狸花猫了,它就只吃一个牌子的猫粮,换了就绝食,你说这算不算品牌信仰?猫都懂的道理,车企会不懂吗?
所以奥迪能不能干成,关键不在CEO,不在美国工厂,不在那个“别具一格”的设计。
关键在于,奔驰大G什么时候开始打骨折。
只要大G还在加价,还在扮演那个社交压缩毛巾,奥迪就永远是那个在门口探头探脑,嘴里喊着“我进来了啊”但腿还没抬起来的挑战者。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所以,别“保持关注”了,赶紧的,加大加大加大,把价格打下来,不然同行看了也得傻。妈的,商业就是这么无聊!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