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

2025年8月,比亚迪夏的销量定格在1416台。这个数字,距离它上市初期3863台的巅峰已跌去63%,甚至不及同级竞品腾势D9(6396台)的四分之一,更被丰田赛那(7787台)远远甩开。曾被寄予厚望的“腾势D9平替”,为何迅速失宠?

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有驾

比亚迪夏指导价24.98万-30.98万,看似精准卡位25-30万市场,实则两头不讨好:

低配“丐中丐” :24.98万入门版连座椅通风/加热、二排电动调节都没有,被吐槽“豪华MPV的壳,低配车的芯”

高配“割韭菜” :30.98万顶配已逼近腾势D9优惠后价格,消费者直言“不如加钱上D9”

更矛盾的是,终端虽通过厂补、省补将落地价压至20万左右,但频繁降价反而引发信任危机:“今天买明天降,谁敢下手?”

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有驾

表面看,夏全系标配云辇-C悬架、天神之眼智驾,技术参数亮眼。但实际体验暴露三大短板:

空间局促:3045mm轴距比腾势D9(3110mm)短65mm,第三排成人乘坐憋屈,家用场景扣分

续航鸡肋:低配纯电仅80km,同级竞品普遍100km+,插混优势被削弱

配置割裂:中低配砍掉副驾屏、冰箱等核心配置,高配又价格虚高,用户感叹“钱没花在刀刃上”

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有驾

腾势D9的成功,靠的是独立高端品牌+宜商宜家定位。而夏挂着比亚迪标,却陷入尴尬:

家用用户嫌贵:预算20万的家庭用户,更倾向传祺M8等老牌燃油MPV

商务用户嫌low:潜在客户坦言“开比亚迪见客户像网约车”

更致命的是,夏的降价直接冲击腾势D9定位,引发品牌内耗。当消费者发现20万就能买“小D9”,谁还愿为腾势多花10万?

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有驾

破局关键:要么降价到底,要么彻底重生

若比亚迪夏想逆袭,两条路可走:

狠心做“价格屠夫”

参考预测,将起售价压至20万内,中配落地20万出头,全系升级36.6kWh大电池。毕竟20万级中大型新能源MPV仍是空白,刚需家庭用户正在观望。

推“荣耀版”重塑价值

学汉DM-i策略:增配(二排电动/通风加热)+降价(官降3万),用诚意换口碑。否则,现有“高配减料,低配减配”的模式只会继续流失客户。

比亚迪夏:从“小D9”到月销1416台,它做错了什么?-有驾

比亚迪夏的滑铁卢,揭开了新能源MPV市场的残酷真相:

技术参数≠用户体验,空间和配置错配是硬伤;

品牌溢价需时间沉淀,比亚迪标在30万市场仍需攻坚;

价格战是双刃剑,伤敌更伤己。

若夏能痛定思痛,用“荣耀版”实现口碑逆转,或许还能绝地反击。否则,它将成为比亚迪高端化路上最刺眼的路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