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路口那家老修理店,墙上贴着的发动机时间皮带老化警示图,就这么多年没变过。去年冬天,许老板拉一辆破旧伊兰特进来,皮带断了,气门顶弯,整个缸体敲得稀烂。李师傅皱着眉头嚷:“还皮带省钱?省的都是维修的钱!”
其实前些年,大多数国产小车,合资的低配,基本都一窝蜂用正时皮带。链条系统,哪怕在十几年前,也只有皇冠、A6、天籁那一级别才标配,一般人哪见过链条?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几年局势就变了,从我表哥买的飞度到表嫂刚提的新奇骏,十万块上下的小车也悄悄换成链条了。
我记得工地包工头张大爷老爱咕哝:“换皮带烦,记不住公里数,轮一圈就忘,该不该换啊。”其实皮带说白了它就是橡胶一圈,特别怕高温,像咱们南方夏天,车子堵在高架桥上,那皮带的老化比你想的快得多。卖车的小胡说现在稍微好点了,有些新车型皮带加什么芳纶纤维,理论上能拉到十万公里才需要换,但时间到了不换,赌的就是风险。
前阵子邻居老魏的福克斯,皮带断了一回,气门活塞一锅端,修理费上万。他在楼下挨个问,“咋就不能都用链条?这年头还省这点钱?”销售小胡私下跟我说,链条那玩意儿,甭说配件,光人工就得花去一千多,新车量产一省就省几百,可架不住房车规模大。这才是为啥不少国产新车低配还死磕皮带,几百一台省到量上就是天文数字。
听咱们修车群的小宋说,有些冷门配置,像雪佛兰有款小车还坚持皮带和节油技术挂钩,说是什么阻力低、噪音小一点,搞得油耗测下来能省零点零几升。可真行车时,谁会盯着这几毛钱油钱?不过要说到高性能,像隔壁修厂一次弄GTI三代,链条拉长导致正时错位,金属的碰撞声巨响,听师傅们都喊:“快拆了,看会儿就完蛋!”
师傅们其实不喜欢换链条,工时费高风险大,油泥堵住链条导轨的见怪不怪。正时皮带最多麻烦点,周期到了换下就了事。老魏原先图省事,自己换皮带松了一圈,结果开高速“啪”一声全完蛋,这事茶余饭后都能听他埋怨:“品控,品控!”
其实,有个真事儿。前年县里一个修理厂,买配件被骗——链条副厂件,结果三个月就拉长,还更费事。副厂皮带虽说便宜,但结实的一条都能扛八万公里。圈子里常说:“皮带断了投资大,链条坏了人心焦。”你说值不值,也看个人心态。
要分辨自己车子是哪种,李师傅教个土方法:发动机侧面那个大罩子,用手敲下,闷闷的多半是金属,链条的机会大;塑料壳多是皮带,还有些小品牌车型还能从机油盖里瞄个链圈。保养手册里有专门写皮带更换的条目,写得清清楚楚,不然就是链条。
顺便提一句,冷门冷知识:有一阵子以为链条永不用换,那是胡扯,我有个老同学的速腾,跑了12万公里链条也拽出来换,工时两天多,听得人都头疼。有人则吐槽当年第七代高尔夫刚国产那批,链条异响比皮带还糟心不少——换一条死贵。
车圈子里常开玩笑:省下三百块皮带的钱,最后都补去大修里,皮带和链条,倒也像职场老油条和实习生,各有道道。倒是我们家小侄子老顽皮,前阵子把家用小捷达的皮带剪断玩当跳绳,闹得全家跑汽修厂挨师傅念到天黑。车子的正时装置,到底没啥绝对对错。
至于皮带和链条哪个更适合你车,生活久了也就混出点门道。今天洗车碰到老陈,他还咬牙攒钱准备换车,“连皮带连链条都不糊弄,这是命”。说不定哪天他真买个电车,也就不再折腾皮带链条那点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