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B 能救命吗?问界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大讨论!

一起因为 AEB 系统未及时触发导致的追尾事故,让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视频中,前车突然减速,后方车辆的 AEB 系统毫无反应,直到碰撞发生才亮起刹车灯 —— 这种本应被避免的事故,让不少车主开始怀疑:宣称能 “自动刹车” 的 AEB,到底是保命神器还是营销噱头?当越来越多的车型把 AEB 当作标配,它的局限性和正确使用方式,成了每个车主都该弄明白的事。

AEB 能救命吗?问界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大讨论!-有驾

AEB 的工作原理并没有宣传中那么 “万能”。它主要靠车头的摄像头和雷达识别前方障碍物,当判断可能发生碰撞时,系统会自动施加刹车。但在实际路况中,这套系统很容易 “犯迷糊”:遇到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尤其是在逆光或暴雨天气,摄像头可能无法清晰识别;面对静止的障碍物,比如施工路段的锥桶,雷达有时会把它当作 “不构成威胁” 的物体而忽略;甚至前车是摩托车、三轮车这类体型较小的车辆时,AEB 的识别率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场景下,如果车主完全依赖 AEB,就可能错失最佳刹车时机。

用户对 AEB 的 “过度信任” 放大了风险。不少车主觉得开着 AEB 就像多了个 “副驾驶”,能时刻盯着前方路况,于是放松了警惕,甚至在开车时低头看手机。但实际上,AEB 只是 “辅助功能”,它的反应速度受限于传感器的精度和计算能力,遇到突发情况时,人类驾驶员的反应往往更灵活。比如在复杂路口,AEB 可能无法判断横穿的自行车是否会闯红灯,而驾驶员通过观察对方的行驶轨迹,能提前做出预判。把 AEB 当成 “全自动刹车”,本质上是把驾驶责任推给了机器,这种心态本身就很危险。

AEB 能救命吗?问界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大讨论!-有驾

系统的 “触发阈值” 设置也藏着学问。为了避免频繁误触发影响驾驶体验,很多车企会把 AEB 的触发条件设得比较严格,比如只有当碰撞风险极高时才会介入。这就导致在一些 “临界情况” 下,比如距离前车还有一定安全距离但驾驶员未及时减速,AEB 可能选择不触发,而此时如果驾驶员分心,就可能发生碰撞。不同品牌的 AEB 调校风格也不同,有的偏灵敏,容易在经过减速带或路边停车时误刹车;有的偏保守,不到最后一刻不动作,用户需要花时间适应自己车辆的 “性格”。

AEB 能救命吗?问界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大讨论!-有驾

正确使用 AEB 的关键是 “不依赖、勤观察”。上车后要确认 AEB 系统处于开启状态(部分车型默认关闭),但不要因此减少观察路况的频率,双手始终保持在方向盘上,随时准备接管车辆。通过复杂路段或遇到恶劣天气时,主动降低车速,给 AEB 和自己都留足反应时间。如果发现 AEB 多次在相同场景下失效(比如识别不了特定类型的障碍物),要及时联系车企更新系统,因为很多品牌会通过 OTA 升级优化 AEB 的识别能力。记住,AEB 就像一把 “安全伞”,能在突发情况帮你争取一点时间,但它挡不住所有 “风雨”,真正能救命的,永远是驾驶员的专注与谨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