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

原创丨西部红土地

作者丨红土地观察员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资本市场年报显现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狂飙,分别增长34.4%和35.5%,但与之相对的是一年内车企频频传出的降薪、裁员、内卷等等消息。

一边是热火朝天的资本狂欢,一边是打工人的不安焦虑,汽车行业的“冰火两重天”轮番上演

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7%,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汽车行业冰火二相当中,重庆,这座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重镇,感受无疑最为深切。

那么,在这场变革当中,重庆的汽车人们,钱包究竟是鼓了还是瘪了?重庆的汽车大厂们到底待遇如何?

西部红土地这次在遍览了全国70余家上市汽车企业的数据之后,想在此基础上来聊聊重庆的情况。

█ 全国扩招29万

2024年,汽车行业的人才变动是相当剧烈的,资料显示2024年75家上市汽车企业(含国内外)总计拥有员工数约为465.4万人,较2023年的436.3万人增加了29.1万人,同比增长约6.7%

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有驾

其中有44家企业开启扩编模式,累计吸纳38.1万名新员工,而有31家企业选择收缩规模,合计裁撤约9万个岗位。

新能源车企是虹吸人才的绝对主力。比亚迪、蔚来、零跑等新势力汽车分别处于员工人数增长的前三位。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产业链上游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有较大的人才流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2024年新增员工15933人,同比增长13.73%。

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紧随其后,分别增员6844人、2655人、2626人。

但跟新能源车企的火热相比,央国企与国际车企正在经历瘦身。

央国企方面,上汽集团2024年减员19262人,其员工总数从2022年巅峰期的21.6万人连续两年减至18.7万人。广汽集团的情况与上汽相似,2022年员工人数超10万人,但2023年减员3200余人。2024年减员1万余人,东风集团则从2020年的12.4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10.9万人。

背后折射出的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持续萎缩。

国际车企同样显示出收缩态势,2024年大众减员4528人,福特减员6000人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既是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必然调整,也反映出国际车企在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攀升下的战略收缩,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人力资源布局正在被重构。

涨薪or降薪?

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薪酬问题了。

我们会着重关注重庆本地整车厂以及在重庆有所布局企业的情况。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下文中的“人均薪酬”为财务概念,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社保、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因此会与员工实际到手工资有一定的出入。

数据均来源于各公司企业年报,计算公式为:年度员工人均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数+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在职员工人数+期初. 在职员工人数)/2]

广义的61家汽车企业当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人均薪酬实现增长,其中52家车企人均薪酬高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均12.4万元的水平,可以说2024年汽车行业人均薪酬呈现上扬趋势。

而狭义的24家汽车企业(乘用车+商用车)中,超七成(17家)企业的人均薪酬实现增长,仅有8家企业薪酬下跌。

(1)比亚迪扩招26万

比亚迪是2024年扩招规模最大的公司。

根据年报显示,2024年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96万,2024年扩招26.5万人,其中研发岗位新增约1.9万人,生产岗位分别新增约23.8万人。

而在2024年,比亚迪人均薪酬达14.6万元,同比增长4%,因为96.9万员工当中产线工人占比78.8%,规模效应显著拉低了整体薪酬水平。

目前比亚迪在重庆最大的工厂为坐落于璧山南部的重庆弗迪电池工厂,主要生产动力电池,是全球首个“刀片电池”生产基地,占地1500亩,规划新能源动力电池年产能35GWh。

查询比亚迪官网招聘渠道,比亚迪在重庆地区的招聘主要集中在门店销售人员和工厂技术工人两部分,其招聘薪资待遇与年报显示出的人均薪酬可互相印证。

(2)赛力斯薪酬飙升78%

在乘用车领域,赛力斯成为了2024年涨薪最多的车企

凭借与华为合作问界系列车型的爆款效应,赛力斯可以说是2024年最热门的车企之一。

今年更是以1451.76亿的营收、59名的位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超过了守擂多年的龙湖集团,成为重庆民企榜首。

如此惊艳的业绩也反映在了赛力斯的人均薪酬当中:2024年赛力斯扩招2736人,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人数达1.88万人,人均薪酬上涨12.10万元,同比上涨超78%。

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有驾
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有驾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赛力斯员工总薪酬13.13亿元,人均薪酬仅为9.53万元。人均薪酬在2021年和2022年呈现上涨趋势。

在2023年短暂下滑后,随着2023年下半年公司业务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员工总薪酬暴涨至48.19亿元,人均薪酬高达27.59万元,同比增长超78%。

在员工占比当中,按照岗位划分,赛力斯生产人员最多,共计7899人;其次是研发技术人员7117人,占总人数的37.78%。销售人员和行政人员分别为1699人和2123人。

目前赛力斯在重庆多个区域布局,集团总部位于沙坪坝区,两江超级工厂位于渝北区,双福基地位于江津区等。

(3)长安稳中有升

2025年长安集团也是喜提升级,成为我国第100家央企,回顾2024年的数据,长安汽车实现总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3.21亿元。

在薪酬表现上偏向平稳。

随着近几年汽车销量的提升,长安汽车人员快速扩张,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增员超过6000人(2023年增员6223人、2024年增员6002人),2024年员工总人数达5.51万人,员工总人数首次突破5万人。

跟其他的整车厂类似,长安汽车的员工以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占员工总人数的60.41%和26.57%。

近几年长安汽车人均薪酬呈现上涨趋势,虽然幅度不大,但稳中有升,2024年长安汽车人均薪酬24.21万元。

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有驾

2024年研发费用中属于职工薪酬的是19.75亿元,共有技术人员1.46万人,技术人员人均薪酬为13.49万。

重庆车企薪酬揭秘:长安、赛力斯、谁才是“发钱大户”?-有驾

(4)千里科技

2024年,完成重整并更名为“千里科技”的原力帆科技,在吉利入主与业务重整后,逐步走出低谷,经营趋于稳定,在今年完成了更名、换帅、管理层变动、全新logo亮相等工作。

因此2024年的数据参考性并不太大,但作为重庆汽车新势力,我们还是选择把它列出。

2024 年,力帆科技(现千里科技)在职员工总数为4927人,较2023年减少251人。从人员结构来看,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2848人,占总人数的 57.8%;技术人员802人,占比16.3%。

2024年,力帆科技(现千里科技)人均薪酬14.19万元,比2023年的14.49万元下降2.03%。略低于比亚迪(14.6万元),但较公司重整前已有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大力度:研发人员791人,占员工总数的16.05%,全年研发投入9.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28%,其中研发人员薪酬相关的支出占比较高。

纵览以上的薪酬数据,我们能够看到重庆汽车产业的生命力。

最后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人均薪酬”是一个财务核算概念,“人均薪酬”更像是企业雇佣员工的“总成本”,而非员工的实际到手工资,对于文章中数据请理性看待。

薪酬数据的背后,是每个从业者的真实生活,如果您有以上企业的真实工作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实感受。

当然,篇幅所限,本次的探讨或许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如果反响不错,西部红土地也可以继续来聊聊:

重庆与合肥、广州等几大汽车重镇的薪资差异有多大?

比整车厂更赚钱的上下游企业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