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ES从加价7万到跌破20万,这款曾经的“保值神车”正在用惊人的性价比重新定义豪华B级车市场。 它的价格跳水绝非偶然,背后是新能源浪潮的冲击和传统豪华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的现实。
如今2025款ES200裸车价跌破20万,入门版落地价仅23万出头,比官方指导价直降10万以上,曾经的“加价王”俨然变成了“价格屠夫”。
甚至部分4S店推出的粉丝团购价一度低至15.7万,虽然难以实际兑现,但价格跌破20万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价格策略堪称降维打击,官方指导价29.49万,实际终端优惠后裸车价跌破20万大关,既保住了品牌调性,又给了消费者捡漏的快感。
从加价100万到降价7万,雷克萨斯的“豪车神话”似乎正在破灭。 到2025年,不仅是ES,雷克萨斯RX约30万也能入手,但大幅降价并未能有效挽回销量,2024年在华销量仅18万辆。
这一波降价潮背后,是新能源冲击与市场博弈的结果。 国产新能源品牌如理想、蔚来等抢走了30万级用户,使ES的“进口光环”失效;
同时BBA价格下探,宝马5系降至26万,奥迪A6L优惠后28万起,二线豪华品牌被迫跟降;加之新一代ES将于2025年底上市,现款车型进入清仓倒计时,清库存压力巨大。
雷克萨斯的跌落神坛,折射出燃油豪车的集体焦虑。 其保值率神话已然破灭,ES三年保值率从75%跌至65.43%,甚至被小米SU7(83%)反超;
服务牌也告失效,新势力‘终身质保’政策更为激进,免费保养不再是独家王牌;设计溢价同样缩水,国产车纺锤格栅、贯穿尾灯遍地开花,ES的独特性被稀释。
那么,20万的雷克萨斯ES,到底香不香? 从优势来看,近5米车身(4975mm)配合纯进口身份,气场不输A6L,全进口的工艺品控依旧在线。
加92号粗粮就能养豪车,2.0L自吸发动机不挑油,市区通勤百公里油耗仅7.5L,比德系涡轮车省钱;免费保养政策真正省钱,汽油版享4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混动版升级6年15万公里,能省下2万以上的养护费;配置堪称越级打击,入门版就配备了L2辅助驾驶、前排座椅通风/加热、矩阵大灯,对比同价位的宝马3系显得更为厚道。
但其短板也同样明显,“公路闪电”的称号被实锤,ES200零百加速10秒开外,满载爬坡时发动机嘶吼明显;车机系统落后一代,中控屏反应慢,语音识别卡顿,新能源车主体验后直言“像用老年机”;低配车型甚至缺席电动尾门,需手动关闭后备箱,雨天略显狼狈。
从产品层面看,雷克萨斯ES的两款主力车型口碑分化明显。 ES200虽将入门价格压至20万以内,但动力表现饱受诟病;而ES300h则更受青睐,其2.5L混动+E-CVT系统,最大功率218匹,百公里油耗仅4.8L,还支持92号燃油,加上“四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政策,真正实现了低成本用车。
与奔驰E级、宝马5系等竞品相比,雷克萨斯ES虽然气场稍弱,但豪华质感毫不逊色。 闪电造型大灯搭配高端材质装饰,极具辨识度;车内手工缝制皮革、木纹/金属饰板、64色氛围灯,配合出色的隔音降噪效果,营造出“图书馆级”静谧空间。 舒适的座椅与高品质音响,带来极致驾乘体验。
底盘调校延续日系车的舒适风格,滤震细腻,高速稳定性良好。 虽然操控性不及德系BBA,但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安静、舒适、用料扎实”的特性已足够打动人心。 有车主分享道:“我的ES300h开了四年,几乎没出过问题,保养全免费,确实省心。 ”
消费者对这次降价的态度鲜明且理性。 同样预算下,新能源车型配置更丰富,用车成本更低,何必为品牌溢价买单? 正如网友调侃:“开电车省下的油费保养费,不香吗? ”国产新能源车型凭借亲民的价格、越级的配置和低廉的用车成本,正在重塑市场认知。
面对这波降价,不同人群的选择也值得深思。 务实派家庭用户:图省心、重售后,对智能驾驶无执念;中年商务群体:需低调奢华标签,反感BBA高调形象;日系情怀党:认可‘一车传三代’理念,抵触电动化转型,这三类人可以考虑现款。
而性能控:同价位小鹏P7i、比亚迪汉加速快2倍;科技发烧友:8155芯片车机+城市NOA已成国产车标配;等等党:新一代ES将换装第五代混动+四驱,2025年底上市,这三类人则建议三思。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降价并未带来销量提升。 消费者对雷克萨斯ES的关注度持续下滑,反而是LX570、LM等高端旗舰车型依旧供不应求。 “高价有市场,低价无销量”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
回顾2020年疫情期间的豪华车降价潮,如今的“骨折价”话题再次引发全民热议。 雷克萨斯ES的价格跳水,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转型阵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