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

月销不足700台,福特烈马为何“救”不了江铃福特?

各位车友,你们还记得去年4月上市时刷屏朋友圈的那台“美式硬汉”——福特烈马吗?它一登场就自带流量,方盒子造型、可拆卸车顶、七孔格栅,活脱脱一个“国产版牧马人”。当时多少人喊着要买它,说它是坦克300的终极对手,甚至能带江铃福特重回巅峰。可现实很打脸:今年6月,烈马全国只卖了684辆,近半年月均销量压根没破过800大关。

这车不帅吗?帅。不野吗?真野。但为啥叫好不叫座?今天我来带大家扒一扒这匹“烈马”背后的真相,不吹不黑,从设计细节到真实驾驶体验,咱们一条条拆开看。

外观:硬核设计背后,是情怀还是妥协?

先说外观,我承认,第一次在展台上看到烈马,心跳都快了一拍。双圆大灯+七孔格栅,这不是致敬,这是直接“复刻”经典。车身线条棱角分明,轮眉外扩,车门还能拆,顶棚能掀,仪式感拉满。这种设计语言,说白了就是为“越野图腾”而生。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但问题来了:这种极致硬派的设计,真的是为城市用户准备的吗?

我试驾过一次烈马大脚版,开上高架那一刻,风噪大得像有人在耳边吹口哨。风阻系数高达0.4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比普通SUV高出近一倍。这意味着什么?高速油耗蹭蹭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体验直接打回“上古时代”。

你说这车像穿着登山鞋逛商场,真不为过。它的美,是写给越野老炮的情书,但大多数消费者只是想“看起来野”,并不真想“去越野”。可拆卸车顶听着酷,但你知道日常使用有多麻烦吗?装一次要半小时,密封条老化后漏水风险高,侧翻安全性也成疑。更别提那张被疯传的“纸板夹层”断面图了——官方说是航空级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可消费者心里膈应啊。你说它是高科技,人家觉得你是在省钱。

内饰与配置:三四十万的车,塑料感扑面而来?

坐进车内,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是不是进错车间了?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中控台大面积硬塑料,按键阻尼松垮,车机系统反应慢半拍,菜单逻辑还停留在五年前。最离谱的是,全系没有座椅通风、没有L2级辅助驾驶、没有自动驻车、连无线充电都得加钱选装。你告诉我这车卖30万起步,怎么跟坦克500 Hi4-Z、方程豹5这些对手拼?

我问过一位订了烈马的车主:“为啥选它?”他说:“就图个个性。”可当他提车后发现,每天上下班堵车时,没有ACC自适应巡航,脚酸腿麻;倒车时盲区大得像“开坦克”,后视镜根本看不见后轮。他苦笑:“这车适合穿越塔克拉玛干,不适合穿越深圳早高峰。”

说到深圳,我顺带提一句:我在官网查了,整个深圳,目前只有一家福特纵横门店。你想保养?得提前两周预约;想改件?基本靠网购+第三方改装店。这服务网络,跟长城坦克比,差了不止一个量级。

动力与操控:越野猛兽,还是城市“油老虎”?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我们来聊聊驾驶感受。烈马搭载2.3T Ecoboost发动机,账面数据看着不错:275马力,450牛·米。可实际开起来,动力输出偏沉,涡轮迟滞明显,尤其在低速四驱模式下,轻踩油门车子懒洋洋的,重踩又容易打滑。

我试过它的HOSS悬挂系统——大脚版用的是HOSS 2.0,带Fox减震器,确实能在非铺装路面提供不错的支撑。但回到城市,这套悬挂太硬了,过减速带像在“蹦迪”,后排乘客直喊腰疼。后排座椅又直又硬,坐垫短,长途乘坐体验极差。

油耗方面,我实测市区综合油耗接近14L/100km,高速能压到11L,但相比同级别混动硬派SUV,比如坦克400 Hi4-T(综合油耗2L/100km,WLTC工况),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你说它是“越野利器”,我认;但说它是“全能选手”?抱歉,它连“舒适代步”这一关都没过。

竞品对比:烈马 vs 坦克300 vs 方程豹5

我们来横向对比三款车: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项目 福特烈马 坦克300 方程豹5

起售价 29.99万 23.00万 30.00万

四驱系统 分时四驱(中低配无中央差速器) 分时四驱 电四驱(DMO混动)

智能化 车机卡顿,无L2辅助驾驶 支持L2,车机流畅 高阶智驾,华为合作

日常舒适性 差(噪音大、悬挂硬) 中等 优秀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6月销量(公开数据) 684辆 6000+辆 5000+辆

看到没?坦克300便宜6万,配置更全,销量是烈马的近10倍。方程豹5虽然价格相近,但用混动系统解决了油耗痛点,智能化更是碾压。烈马的优势在哪?只剩“进口血统”和“可拆车顶”了。

可问题是,江铃福特现在连品牌信心都在动摇。从去年开始,月均销量跌到两千出头,今年6月全品牌才卖2021辆。更有传闻说,江铃福特可能被并入长安福特体系。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买一台维修保养都难的“小众车”?

设计理念解读:烈马到底为谁而生?

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烈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我认为,它是一台“纯粹主义者”的车。它的可拆车顶、分时四驱、前后桥差速锁,都是为极端越野场景服务的。它的轻量化顶棚,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了降低重心、提升越野灵活性。它的高离地间隙、大接近角,都是为攀爬和通过性考虑。

但问题在于:国内90%的硬派SUV车主,一年越野不超过3次。大家要的是“方盒子”造型带来的回头率,而不是真的去豁车。所以,像捷途旅行者、哈弗猛龙这种“伪硬派”反而卖得更好——它们有大梁,但悬挂调得软;有越野模式,但标配L2辅助驾驶。

烈马太“真”了,真到不适合这个时代。它像一个坚守传统的工匠,不肯向舒适妥协,也不愿向智能化低头。可市场不需要“工匠”,它需要“全能选手”。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爱不释手,有人后悔入手

我采访过两位烈马车主。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第一位是越野爱好者老张,他把烈马改得面目全非:加宽轮距、换AT胎、装涉水喉。他说:“这车越野是真的猛,比牧马人还扎实。”他满意的地方是底盘刚性和四驱系统,不满意的是车机和隔音。

第二位是城市白领小李,他冲着外观下单,结果提车一个月就后悔了。“每天开车像开拖拉机,同事笑我开的是‘纸皮车’。”他最烦的是油耗和噪音,现在已经开始看二手车平台了。

你看,同一台车,两种人生。烈马不是不好,它只是太“偏科”了。

未来前景:烈马还能翻身吗?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短期内,我不看好。品牌力弱、渠道少、产品力单一、服务跟不上,这四个致命伤,任何一个都够呛,何况四个全中。

但如果福特愿意推出烈马混动版,搭载类似DMO的插混系统,把油耗降下来,再把车机智能化提上去,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否则,它大概率会成为“小众玩物”,年销几千台,聊以慰藉品牌情怀。

写在最后

所以,回到标题:月销不足700台,福特烈马为何“救”不了江铃福特?

因为它太像一台“为越野而生”的车,却生错了时代。消费者要的不是“真越野”,而是“看起来野,开起来舒服”。烈马像一位穿着战靴的战士,走进了西装革履的宴会厅——格格不入,却无法改变。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它提醒我们:再酷的设计,也得服务于人的需求。否则,再高的热度,也终将被市场冷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一台纯粹但难用的越野猛兽,还是一台全能但没那么“野”的舒适SUV?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老铁,送福特烈马车模一个,聊聊你心中的“理想硬派SUV”。

(暂无相关数据:烈马混动版是否在规划中,需官方进一步确认。)

月销未破700,福特烈马难救江铃-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