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真相:国产车赢的不是发动机,日系彻底被打懵了?

崩盘真相:国产车赢的不是发动机,日系彻底被打懵了?

01

我身边两个朋友最近都在换车。

一个卖掉了开了五年的丰田卡罗拉,转头上了国产混动SUV。

另一个,日产轩逸刚跑两年,打算置换国产纯电。

他们不是没钱,也不是不认日系发动机省油。

但聊天的时候,说的最多一句是:现在国产车真不是以前那样了。

以前选车没啥选择,日系车便宜点,油耗低,开起来也不闹心。

除了发动机,好像没啥能挑出来夸的。

可现在,国产车配置、体验、安全、内饰、续航,都给你卷到极致。

发动机再神,上路也只是工具。

自己亲身试过几次。

例如,国产高端车上的智能辅助刹车。

一次堵车时,我差点没反应过来,车居然自己提示‘请抬脚’。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说发动机“秒天秒地”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02

你要说日系品牌不懂吗?

我觉得不是。

他们比我们还明白现在卷什么。

只不过,转型慢了一拍。

可能装不懂,肯定也有无奈。

最近两年本田日产都开始关工厂,尤其是中国本地的线。

厂家自己心里清楚,不是自己不想做电动和智能,而是跟不上国产车的速度。

发动机也就那一套,量产几十年了。

变速箱也没啥新东西。

而国产品牌,偏偏就是在“能被卷”的地方,拼了命追。

从动力到续航,到主被动安全,还有智驾。

让车主有得选了,也有了新的认知。

想要更安静?国产品牌NVH做得比轩逸还强。

想要更安全?国产新能源有主动刹车,车道保持。

想看内饰?现在便宜的国产SUV都能让你怀疑人生。

而且发动机真的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03

有个车友老弟讲了个故事。

他年前去试驾国产2023款问界M7。

开了100多公里,电动模式下起步很快,动力来的直接。

最关键,降价力度直接打到心疼。

从9.4万跌到现在最低6.5万。

那种“价格跳水”,别说日系厂家,连我们这些老玩家都觉得太狠了。

配置一条条拉满,安全辅助比丰田高一个级别。

我跟他聊,发动机和电驱混着用,是不是容易坏。

他回我:好家伙,油电混动这些年,国产厂家问题都查出一堆,PPT造车也活生生熬出真家伙来了。

感觉现在的国产车不是“技术跟随”,而是直接从体验、配置和价格正面干趴了老一辈。

打个比方,现在买车,就像进了个自助餐厅。

以前只能吃米饭,现在有牛排海鲜,想吃啥自己选。

为啥还非得只吃米饭?

04

说到底,发动机再好,也就那回事。

早些年,全网都在吹“技术就是壁垒”。

现在你要是还执着发动机,那可能是真不懂。

用户都变了。

在这个“人人能选高配”的年代,动力不是唯一,能不能省心才是核心。

国产高端车能自己刹车,还能提示‘请抬脚’,这种体验日系品牌真的没做出来。

有一回,我去4S店看车。

销售还用发动机的可靠性说事。

但你问到智能化、辅助安全和内饰水平,他就开始“话术拉满”。

说人话就是,厂家只能用老本行兜底,别的只能硬撑了。

我有时候也自嘲——以前谁用颗粒捕捉器、谁在意GB 9743-2024这种法规。

现在实际都成了车圈刚需了。

国产车不是围绕国外技术转了。

是真的把体验和性价比卷出了全球的第一局。

老实讲,我开过一堆发动机牛X的车,但现在选车,我只关心会不会让家人更省心。

不是发动机败了。

是国产车水平把日系彻底打服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