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长安这几年有点开窍了,特别是这个UNI-V,属于那种开窍之后还喝了二两,然后对着整个车圈来了一套醉拳。
一开始这车出来,大伙儿都说,诶,长安这是要干啥,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SUV不卷,跑来卷这个十万块的运动轿车。这个市场,讲白了,就是个修罗场,前有思域这种精神图腾,后有影豹这种初代卷王,你一个UNI-V进来,是想干嘛?是想当炮灰,还是想当地头蛇?
结果长安用行动告诉你,我不是来当炮灰的,我是来把炮弹厂给端了的。
这车最唬人的就是那个设计,官方管它叫什么“未来先锋运动美学”,听着就像是那种五彩斑斓的黑,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说白了,就是把所有年轻人觉得酷炫的东西,一把子给你塞进去。车身压得贼低,脸长得跟个准备吃人的鲨鱼似的,还有那个电动尾翼,时速一到自己就升起来,仪式感拉满。就问你,十万块的车,谁给你这个?隔壁买菜车给你贴个假的出气口都算对你好了。这个UNI-V,直接给你四个真家伙排气管,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这颗躁动的心。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在汽车这个“黑暗森林”里,当你发现和对手在同一个维度竞争,卷不过人家几十年的品牌玄学时,最好的手段是什么?不是做得比他好一点,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都没得吃,只能趴在地上捡面包渣。UNI-V就是这个逻辑,它不跟你讲什么品牌故事,不跟你聊什么历史传承,它上来就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思域靠的是信仰,是“平民超跑”这个梗,行,我直接给你一个看起来比你更超跑的壳子,再给你一个升降尾翼。这种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名门正派还在一板一眼练基本功,魔教的哥们儿直接掏出一本《三个时辰速成神功》,虽然可能走火入魔,但打起来是真疼。
然后你坐进车里,坏了菜了,更颠了。什么双联屏,什么AI语音,什么18个喇叭的杜比全景声,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不稀奇,但长安把它压缩成一个十来万的压缩毛巾,直接扔到你面前,用水一泡,瞬间膨胀成一个五星级酒店。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合资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个配置单,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牛”,而是“这还有天理吗?”。我们那个年代,十万块买个车,给你配个收音机都算豪华版,现在直接给你一套家庭影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以前大家觉得,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是特斯拉、是新势力的专属,是高大上的代名词。长安说,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然后转头把这些东西的价格打到了地板。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技术这玩意儿,一旦能被我用白菜价卖给你,它就不再是神话,它就是一个功能。就像任意门,当所有人家里都有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科幻,而是马桶一样的基础设施。
开起来呢?2.0T配爱信8AT,数据挺好看,零百也快,还有一个叫Super Race的模式,一按下去,屏幕变红,声浪模拟开启,电动尾翼升起,一套组合拳下来,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雷电法王,就差喊一句“电光毒龙钻”了。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重要吗?我开着它,在晚高峰的五环上,被一个骑着老头乐的大爷用一个鬼魅的走位别在原地。那一刻我悟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识别红绿灯,而在于预判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L2级的辅助驾驶瞬间就成了L2级的辅助赔偿。所以,长安给你的这些性能,这些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价值,一种“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的心理按摩。它让你觉得,你这十万块,花得值,花得比隔壁买奔驰标的邻居聪明。
说到奔驰,这就涉及到品牌玄学了。讲真,会买BBA的人,和会买UNI-V的人,活在两个平行宇宙。奔驰最值钱的不是三大件,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别人看到这个标之后脑补的你的身家。这是一种信仰充值,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社交身份的入门券。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UNI-V的用户,决策逻辑简单粗暴:我手里的钱,能买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答案就是这个堆满了配置的铁皮盒子。
所以,这车后排中间凸起高不高,高速上风噪大不大,那个发光的板砖偶尔卡不卡,这些缺点在它掀桌子的定价和配置面前,都显得有点无力。这就好比你吃一顿只要十块钱的满汉全席,你会在意其中一道菜的葱花切得不够细吗?你只会觉得,老板疯了,赶紧吃,多吃一口都是赚。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长安形容得像个准备自爆的悲情英雄,可能有点过了,但感觉就是这么个感觉。它在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去冲击一个原本固化的市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这车到底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让那些过去躺着赚钱的合资品牌,心态爆了,不得不跟着卷起来。这就够了。有时候,看别人不爽,比我自己爽,来得更重要。典中典。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