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图腾重生:1259稿设计搏杀血海
6分37秒。
订单破万。
何小鹏身后的数字疯狂跳动。
北京首钢园的追光灯下。
全新小鹏P7掀开帷幕——
这不仅是新车发布。
更是一场生死赌注。
设计革命:用曲线撕裂同质化镣铐
“如果车不能让你兴奋。不如去搭公交。”
何小鹏引用Top Gear的犀利断言。
他花了发布会一半时间。
只为证明P7多好看。
1407mm——空悬降至最低的车高。比保时捷Panamera还低16mm。
0.201Cd——120km/h实测风阻。全球量产车顶尖水准。
为这组数据。
小鹏在上海租下两栋楼专供设计团队。
1259版方案被推翻重来。
功能即美学!
毫米波雷达隐入保险杠线条。
纯平发光LOGO嵌进机盖。
悬浮牌照架与主动格栅合体。
“我们砍掉过渡钣金。投入超1000万。”
何小鹏抚摸着尾翼——
它与尾灯无缝咬合。
如猎豹收拢骨翼。
算力核爆:2250TOPS重构人车关系
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
炸出全球第一算力。
“VLA是更安全的司机。VLM是更聪明的管家。”
何小鹏用比喻拆解技术野心。
两颗驱动智驾。预判三个路口的加塞车辆。
一颗赋能座舱。让屏幕“活”过来——
三轴灵动屏如机械生命体。
倒车时自动转向后视。
语音唤醒时偏头25°回应。
更颠覆的是车外交互。
暴雨中站车尾喊:“打开后备箱!”
麦克风穿透雨幕。声纹验证通过。
“听得到。记得住。做得对。”
何小鹏的宣言。
撕碎智能汽车交互边界。
战略赌局:从“科技直男”到“颜值优先”
理工男何小鹏变了。
过去他谈算法。现在聊情绪价值。
“每年花20亿训练AI。为什么不能同样投入设计?”
——他在群访中反问。
数据揭示残酷现实:
2025上半年小鹏均价17.52万元。
远低于理想的37万。
MONA M03和P7+贡献七成销量。
却把品牌钉在性价比牢笼。
全新P7必须破局!
双腔空悬+超跑中置布局。
440mm重心比911更低。
10分钟充电525km。
比特斯拉快三倍。
但何小鹏直言:“它不会便宜。”
预售订单中45%选择820km顶配。
70%来自一二线城市。
——高端化曙光初现。
血海未退:豪华轿跑的生死时速
挑战如刀悬顶。
欧洲用户嫌P7尾箱小。
保守派吐槽设计激进。
何小鹏在群访摊牌:
“我们还在血海。甚至没到红海。”
小鹏的底牌是系统级创新:
用800V平台压榨补能效率。
以AI芯片消化智驾高成本。
当对手堆激光雷达时。
他们押注纯视觉方案——
“2027年。纯视觉上限碾压激光雷达。”
何小鹏的预言。
带着技术信徒的偏执。
结语:中国智电的深水区航道
五年前初代P7登场时。
何小鹏演示自动驾驶。
台下高管将信将疑。
今天全新P7的2250TOPS算力。
已为L4埋下伏笔。
这不是一辆车。
是理工男写给时代的情书。
是血海突围的诺曼底登陆艇。
当贯穿灯带划破首钢园夜色。
中国智电产业终于亮出——
定义标准的野望。
后视镜里。
老P7的身影渐模糊。
何小鹏踩下电门。
新图腾冲进风暴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