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口大幅下滑 德国品牌遭遇最大冲击BBA保时捷集体受挫

进口车市场最近的画风,多少有点像深夜食堂里突然断电,一阵子还没反应过来,德国车企就像被老板喊醒的服务员,愣在原地。32%的下滑,不是闹着玩的。BBA的销售顾问,平时西装笔挺,最近见到老顾客都先自嘲一句:“要不您再看看新能源?现在流行的不是德味儿,是智能味儿。”我听完差点没笑出声,谁能想到有一天,BBA的销售话术会变成这样?

印象里,德国进口车一直都是“有钱人朋友圈”的标配。没车库,朋友圈都不好意思晒图。几年前保时捷卡宴加价提车,销售小哥一个电话能让你心跳加速。那会儿,雷克萨斯还被当成理财产品,路虎捷豹躲在角落里,靠“英伦风”自我安慰。现在这些主角,像是被大浪拍在沙滩上的贝壳,光鲜还在,沙子灌进缝里了。

汽车进口大幅下滑 德国品牌遭遇最大冲击BBA保时捷集体受挫-有驾

说到底,德国车企的窘境,不只是销量腰斩那么简单。技术宅们还没从“机械信仰”里抽离出来,智能驾驶、电动化的节奏就像广场舞大妈,根本不管你跟不跟得上。10万块的国产小电车开始配L2辅助驾驶,BBA那点曾经炫酷的功能,突然像诺基亚滑盖手机,经典归经典,就是没人愿意掏钱。

汽车进口大幅下滑 德国品牌遭遇最大冲击BBA保时捷集体受挫-有驾

这几年新能源品牌一拥而上,比亚迪、理想、蔚来、问界……像是集体打了鸡血。30万以内的市场,原本BBA说了算,现在国产新势力直接对着德系老炮儿开火。哪怕是路虎这样的老绅士,也只能在小众圈层里自我陶醉。数据没骗人,德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一天天缩水,国产品牌的“铁粉”越聚越多,渠道下沉都救不了德国人的焦虑。

我有个朋友,前两年拼命攒钱想上奥迪A6,结果今年跑去订了问界。理由很简单:智能化、空间大、体验新。你说德国车企不努力?他们也拼了命地玩降价促销,可惜没人买账。供应链卡脖子,芯片短缺,汇率动不动抽你一巴掌,德国人脸上的自信都快被拍没了。成年人世界没有撒娇的权利,谁还不是自己咬牙撑着。

汽车进口大幅下滑 德国品牌遭遇最大冲击BBA保时捷集体受挫-有驾

你看NBA超级巨星的陨落,一夜之间,球市凉了,球星也得为流量发愁。保时捷提车排队八个月的日子,像极了詹姆斯巅峰时万人空巷。现在什么都变了。BBA的光环不再是“有钱就能任性”,更多的是“时代轮到你下场”。消费观念的切换,快得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片场。以前买进口车是身份象征,现在买国产智能车才叫跟上潮流。

汽车进口大幅下滑 德国品牌遭遇最大冲击BBA保时捷集体受挫-有驾

雷克萨斯还窝在角落里死撑,路虎捷豹有点像香港老牌影星,气质还在,就是没人买票。别怪市场太绝情,政策、关税、消费税、环保压力全都往进口车身上压。年轻人越来越不信神话,谁还会为一个老logo买单?汽车是生活方式,是朋友圈里的“表情包”,没点新花样,谁拿你当回事?

有一回去某4S店,销售经理边喝咖啡边吐槽,说现在卖BBA,跟五年前卖国产车的心态差不多,都是“只要顾客进店就谢天谢地”。他们也没放弃,降价、合资、国产化,招数全用上了。德国人还是德国人,倔强得很。他们骨子里还是相信“工程师审美”,可惜这年头,技术宅也得学会发朋友圈。

说到数据,进口车里德国品牌占去了一半。现在市场一缩,德国人直接被架在火上烤。别只看销量,背后是一连串转型的难题。新能源、智能化、消费升级,哪一样都能让德国人头疼半宿。供应链问题,芯片荒,物流堵塞,每一个坑都是现实版的“成人高考”,考不过没人管你,考过了也没人庆祝。

国产新势力的崛起,像是大风吹进了老房子。比亚迪、理想、蔚来、问界轮番上阵,直接把德系的“品牌信仰”摁在地上摩擦。以前BBA是高不可攀的白月光,如今成了朋友圈里的“老照片”。你说“信仰无价”?买单的越来越少,围观的倒是不少。

说到底,市场不是谁的地盘,谁适应谁活着。德国品牌会不会彻底凉凉?我觉得还早。底子还在,技术还行,就是节奏没跟上。奔驰、宝马、奥迪,真要活下去,还得跟自己死磕一把。否则,国产新势力卷着智能体验一路杀上来,德系只能在角落里讲述自己的“黄金时代”。

有时我也忍不住想,国产新能源现在风风火火,是不是也会有一天被打成“老古董”?谁都说不准。风水轮流转,市场没永远的赢家。下次你进4S店,看到BBA销售小哥卖力推销的时候,别急着吐槽“信仰充值”,也许下一个等着被淘汰的,就是今天的爆款。

说了这么多,最后留个问题吧:你们会怎么选?还愿意为BBA的车标买单,还是已经准备好为国产新势力打call?留言区见,别装高冷,我在那儿等你抬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