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贬值潮来袭 小米神话破灭 一年跌八万
曾经加价抢购的小米SU7。如今在二手车市场身价暴跌。一年掉价七八万。很正常。不然没人买。二手车商肖文苦笑着告诉记者。他高价收的两辆小米SU7。最终都亏钱出手。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场席卷整个二手车行业的贬值海啸。2025年的中国二手车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
#价格断崖#
数据显示。全国二手车成交均价从2024年同期的61180元骤降至53673元。跌幅达12.3%。更触目惊心的是。三年车龄的纯电动车型保值率大部分仅在50%左右。一些车型甚至一年保值率就跌破50%。
比亚迪汉千山翠版本。当时落地价接近34万。开了两年后卖15万多。掉价超18万。打5折还不止。极星Polestar 2。不到4年时间。新车售价46.71万元。现在只要7.8万元。保值率只有不到17%。
#新能源二手车# 冰火两重天
市场呈现极度分化。特斯拉成为罕见的光源。其二手车保值率较高且价格较稳定。车商之间甚至出现“抢”车的情况。原因是需求多。流转快。能快速变现。
而蔚来租电版本则处境艰难。原价超40万元的蔚来ES6。如今二手车报价仅10万元出头。这与其BaaS电池租赁方案的设计有关——租电周期不过户。二手车主需重新计算租电周期。每月固定支出电池租金。劝退了大量买家。
#车商大洗牌#
“不卖缺钱。卖了亏钱”。成为众多车商的真实写照。行业平均利润率已从去年的5.2%降至3.8%。近90%的车商单车毛利率在6%以下。大量车商已退出市场。众多二手车交易市场出现大面积空置。
生存下来的车商。策略变得极度谨慎。他们现在收车基本只考虑三年内的准新车。这类车源车况更接近新车。技术状态稳定。普遍还在原厂质保期内。消费者购买意愿非常强。销售周转也更快。
#背后的真相#
这场贬值风暴的核心动因。是新车市场惨烈的“价格战”。新能源新车车型平均降价额度达到2.3万元。降价幅度达到12%。新车频繁的价格波动如涟漪般扩散至二手车领域。形成“收车价不敢高、卖价上不去”的挤压态势。
技术迭代太快。“油车三年磨一剑。电车一年磨三剑”。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新车型很多还会降价增配。老车型的竞争力就会受冲击大幅下降。
首任车主权益丰厚。但多数无法随车过户。如首任车主三电系统提供终生质保。但二手车主仅享受8年的三电质保。以及免费充电服务、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权等福利的缺失。都让二手车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未来的出路#
跨区域流通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抓手。异地成交占比达76.2%。异地成交的燃油车均价较本地高出18.6%。新能源车溢价更达23.4%。精准捕捉区域市场差异已成为核心盈利逻辑。
行业也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寻求突破。头部平台已构建智能定价体系。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90%车型全覆盖。定价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打通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给消费者的启示#
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用更低成本享受汽车消费升级的时代机遇。但购买新能源二手车必须更加精明和谨慎。
切记检查实际“电池健康度”。并索要官方检测凭证。重点关注原厂“电池终身质保”等核心权益能否随车过户。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进行软件属性验证。确认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是否支持最新OTA升级。避免买到软件版本落后的“硬件车”。
当智能定价系统穿透价格迷雾。当区块链技术筑牢信任基石。这个曾被视为“柠檬市场”的领域。正在经历从信息不对称到透明化的质变跃迁。
贬值潮很残酷。但也是一个行业挤掉泡沫、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对于真正懂车的精明买家来说。最好的淘车时代。或许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